加强物业行业监管,打造行业品牌。一是加强物业服务质量考评。选取人大代表、乡街、社区、区物业协会等相关专家成立检查小组,按季度组织开展全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考评并将考评结果通过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向社会公布。二是强化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围绕执业能力、项目管理、皖美红色物业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业主委员会成立及运行等内容开展培训3次。
聚焦重难点问题,为民解忧不停步。对既有住宅外墙脱落安全问题建立网格化排查体系,对全区56个小区,320栋楼进行排查,将安置房外墙存在的725处隐患,共计24425平方米列入整治计划,并在招标网发布招标采购计划。推进淮上区安置小区安全隐患(监控视频全覆盖)改造工程项目,安装68个高空抛物摄像头,1003个普通摄像头,切实解决了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答好“民生实事卷”。
建强四方联席,焕发治理新活力。建“社区党总支、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四方联动组织体系,明确职责任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畅通居民合理诉求表达渠道,建立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通过四方联席会议对两项清单进行分析和认领,形成业主代表提出问题、多方联席议事共商、社区组织监督落实的一整套共建共治议事规则。
优化服务联抓共管,构建便民惠民新格局。设立“小板凳居民见面会”“便民接待日”“说事墙”等社区服务平台,吸纳在职党员、退役军人、热心居民组建“贴心红管家”“夕阳红”“同心圆”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主动认领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优化惠民服务,当好“红色大管家”,持续开展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增补小区绿植350余棵,维修更换楼道照明灯120余个,清理小区楼道杂物480余处,辖区内小区整体面貌发生改观。同时社区党组织联合社区物业、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增进与居民之间的感情纽带,激发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以“积分制”为抓手,把无形的“精神鼓舞”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奖励,促进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