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新三样”危险货物集装箱的“胜涛668合肥”货船正从合肥派河港码头出发。
8月15日上午,装载“新三样”危险货物集装箱的“胜涛668合肥”货船,从合肥派河港码头出发,将在50个小时后抵达上海,这标志着合肥至上海“新三样”危险货物“一单制”“一箱制”船舶首航,合肥出海的“新三样”危险货物实现“一站式”运输。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货物成为合肥出口“新名片”。去年12月20日,派河港取得第九类危险货物港口装卸作业资质,我市“新三样”产品自此有了“家门口”的出海通道,但是这些产品运到上海港后还需要二次开箱,面临大量申报工作,故大量“新三样”危险货物选择通过公路运输至上海港装船外运出口,运输成本依旧居高不下。
为了促进“公转水”运输,优化运输结构,在省交通运输厅、省口岸办支持下,市交通运输局积极与上海海事局等相关单位进行对接联系,推进两地海事监管互认,提升水路运输时效,降低“新三样”企业物流成本。
8月初,上海海事部门还专程来到合肥,就沪皖两地“新三样”危险货物“水水中转”“一单制”“一箱制”运输合作开展调研。
“与原先的公路运输相比,物流成本下降约15%,办理的海事申报减少至3次,开箱次数减少1次。”安徽港口集团合肥公司副总经理程用道表示,对企业来说,每个箱子能省3000~5000元,大大方便了企业。
市交通运输局港航建设管理处工作人员张薪介绍,本次合肥-上海“公转水”首航,标志着“合肥造”“新三样”危险货物水路运输实现了“一程申报、一单到底、一箱到底”。接下来,市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挖掘港口资源,不断深化“水水中转”合作,持续推进“新三样”危险货物“水水中转”“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模式,为企业降本提质增效注入交通动力。
(记者 余佼佼 文 张正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