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

首页>地方频道>亳州

亳州市将用三年时间提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日前,《亳州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正式印发,这份文件对进一步加强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系统性规划。

三年规划促发展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极端天气频发,多次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和强降雨天气,对农业农村发展、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带来不利影响。

我市将全面落实中央、省农田建设决策部署,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为目标,以灌排工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建立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保障,补齐农田水利短板,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到2026年,全市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支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坚持统筹规划,系统治理。我市将结合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集约化经营等,统筹乡村建设规划,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转型升级。

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我市将因地制宜确定建设重点与内容,优先解决薄弱地区和关键环节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分年度、分区域逐步推进。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我市将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建管并重,长效运行。我市将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建立健全长效管护运行机制,确保工程规范、良性运行。

七项重点抓建设

围绕目标任务,我市将做好七大重点工作。分别为深化大中型灌区工程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推进病险涵闸除险加固和新建工程建设、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加强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乡村建设规划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

深化大中型灌区工程建设方面,我市将深入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茨淮新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灌溉面积112万亩,拆除重建涵闸4座,疏浚11.6km,护砌3.8km。加快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蒙城县丁沟灌区建设,灌溉面积1万亩,拆除重建渠道2.55km;完成蒙城县双涧灌区、何桥灌区、田桥灌区初步设计批复等前期工作。谋划推进涡河灌区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20万亩,规划建设泵站9座,新增灌溉流量40m³/s。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方面,我市将以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等主要河道为骨干,开展中小河流及沿线清淤整治,逐步实现主要河流水系互联互通。对芡河等10条中小河流按防洪20年一遇,排涝5~10年一遇标准进行治理,疏浚河道315km,拆除重建桥梁57座,护砌29km险工险段。

推进病险涵闸除险加固和新建工程建设方面,我市将维修加固大寺闸等大型水闸,拆除重建蒙城闸。对高公闸、板桥闸、立仓闸、包河闸、赵王河闸等5座中型水闸进行维修加固、设备更新改造或拆除重建,恢复和增强防洪、挡水、排涝等水利功能。对105座小型涵闸、涵洞,结合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实施加固、重建。打通农田水利工程最后一米,结合水利项目,统筹谋划并新建实施一批联通大中沟和群管涵闸、水坝等农田灌溉项目。

为了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我市将建成高标准农田800.1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19.7万亩,改造提升54.3万亩。结合地形、降水、水文地质、易涝点治理、交通与耕作等条件,疏浚沟渠1344km,建设机耕桥5073座,建设涵洞5645个,修建田间机耕路1139km,新建机井6648眼。

我市将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重点治理90条农村黑臭水体。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建设精品示范村42个、省级中心村640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2084个。开展西淝河(利辛段)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西淝河及茨淮新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对4个水源地开展规范化建设。实施亳州市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一、二级保护区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污水管网15km、提升泵站2座。

加强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将结合水系特点,全面开展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村庄巷道4500km,实施农村道路提质改造333.5km,农村道路养护工程2764.3km,村道安防工程1340.6km,完成农村危桥改造84座,进一步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

我市将统筹乡村建设规划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新建、改建住房管理,严禁骑路建房、填河建房。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建设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工程30万亩。实施99个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新增耕地数量3.67万亩;实施36个生态修复项目,治理废弃矿山0.53万亩;实施农田林网示范项目,综合利用改造耕地面积50万亩;实施湿地公园项目2个。

三大举措保落实

为了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顺利推进,方案还明确了具体的保障举措。

为了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区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按照“统一规划,统筹项目,各投其资,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原则,我市将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建设、环境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各类资金,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同时,我市将强化监督检查。将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纳入对各县区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等。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质量进行督查,并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进展情况,适时由市政府对市直相关单位和涉及县区政府进行约谈。(记者 刘景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1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