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全面掌握我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底数及现状,加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宣城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一是精密部署,搭建联动机制。市民政局牵头召开全市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部署会议,对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工作要求进行详细解读,逐一明确排摸事项内容。同时,梳理解读部门任务,明确部门负责人员,细化安排工作进度,制定监测摸排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起部门联动机制。利用全市儿童福利工作培训契机,开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工作业务培训,详细讲解摸排方式、信息填写、信息保密等事项。
二是精细摸排,强化信息共享。为推动摸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市、县民政部门积极与同级教育、公安、卫健、医保等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市民政局、市教体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流动儿童摸排工作的函》,通过各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学校收集流动儿童信息,为后续摸排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安、教体、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分别提供全市0-16周岁流动人口信息、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入学入园信息、医保参保信息、残疾人员信息等,为后续比对分析提供数据保障。
三是精准施策,解决基层问题。充分发挥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访等方式,精准识别流动、留守儿童,及时反馈问题和困难。民政部门分类施策,针对技术层面的问题,通过寻求系统工程师专业帮助、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等,帮助解决难题。针对业务方面的困难,如信息收集范围广、内容多、难度大、服务对象不配合等,通过借助教体力量摸排、协调增加人手等,有效缓解基层工作压力,确保监测摸排工作顺利推进。
四是精确管理,动态监测更新。建立周调度机制,市民政局每周调度各地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初步筛查、数据采集、比对核实人数,确保按照既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推进。坚持边摸排边关爱,对存在家庭生活困难、自身残疾、监护缺失、心理行为异常的流动儿童,建立分类台账,有针对性地提供精准帮扶。鉴于流动儿童流动性高等特点,民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流动儿童定期监测摸排工作机制,及时更新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为落实保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汪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