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招募工作正在南京推进。今年,全市共设置367个基层服务岗位,实现对六合、溧水、高淳等7个涉农区的全覆盖,岗位向乡镇(街道)一线倾斜,占比达93.2%,涵盖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文旅融合等新兴领域,为青年搭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舞台。
自2022年该计划实施以来,南京已累计输送378名志愿者完成基层服务,目前仍有263名志愿者活跃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据最新统计,完成服务的在宁高校志愿者中,超八成选择留宁发展,通过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或加入地方人才计划,继续扎根南京乡村建设。如江宁区144名志愿者中,23人考录公务员、5人进入事业单位、2人入选江宁区“名校优生”计划,还有数十人选择留宁读研深造或就业,形成了“服务—留任—扎根”的良性循环。
这一长效机制的形成,得益于南京构建的“校地定向为主、普招与续签结合”招募模式。今年,南京团市委计划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35所高校定向招募302人,面向全省普招11人,并鼓励服务期满志愿者留任,当前已有54人选择续签原岗位,青年人才“下沉”乡村的集聚效应持续显现。
政策保障层面,南京团市委打造“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联合高校实施“校地定向”招募,开展乡村振兴“小组团”青年志愿服务,并落实公务员定向招录、硕士研究生考试加分等激励政策。首批志愿者何思昫从龙尚村文旅助理成长为麒麟街道工作人员,她以自身经历诠释青春选择:“我们像蒲公英,只有扎根泥土,才能绽放最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