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南京今年再建6所相关学校,总数将达21所

无需纸笔,学生拿起平板电脑,随堂作业同步传送到教师用的大屏上;打开后台大数据,每名学生课堂掌握知识情况一览无余,老师讲课的效果也一目了然……

这不是作家对未来教育的畅想,而是我市部分中小学“未来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人机交互等技术,创造的一个数字化、智能化、沉浸式、探究式的教学和学习环境。近年来,“未来教室”被我市越来越多的学校所应用,正悄然掀起一场数字化教育革命。

课程立体化,“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20日上午,在江宁未来科技城小学“未来教室”内,学校信息处主任秦芬正带领40多名二年级(5)班的学生上图形化编程课。这间教室是全市首批建设的“未来教室”之一,交互式白板、智能投影、触控一体小组会议屏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一应俱全。每名学生都被发放了一台平板电脑,可访问电脑内海量学习资源和应用程序,还能登录个人账号提交随堂作业。室内七八个摄像头及收音话筒等录播系统正实时录制课堂情况,可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实据。“与引入一个或一个以上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智慧教室’不同,‘未来教室’将教室内大屏、平板电脑等所有现代化教学工具互联互通,打造了一种集成、融合、开放的教育生态,使学习空间从‘有形’到‘无形’、课程内容从‘有限’到‘无限’。”秦芬介绍。

“请大家思考,根据愚公目前所处位置,结合工具箱里向前移动、向左(右)转、移除等指令,他需操作几步才能移除面前的小山?”讲台上,秦芬指着屏幕上像游戏页面一样的编程场景问道。第一排扎马尾辫的小姑娘率先回答:“愚公需向前移动、向左转、再向前移动,并执行移除指令,才能移除小山。”“答对了!”秦芬笑着说,同时布置学生在平板电脑上练习操作。

“本节课教给大家的是如何把复杂问题通过分析、联想等方法,拆解成一个个简单、具体的问题,并设计解决路径的过程,即编程思维。”秦芬介绍,通过该思维训练,学生们将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这是AI时代人类立身之本;在人机交互中,他们还将学会如何最大程度利用工具,这是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核心之一。

不仅是上编程课,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千兆光纤支持下,“未来教室”还可实时连接“金陵微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海量资源,可让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学习,“在这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硬核赋能教学质量,对老师提出不同要求

“未来教室”不仅“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硬核赋能课堂教学质量。

19日,江宁高新区中学副校长仲伟东打开学校依托“未来教室”安装的大数据平台——AI课堂分析系统,查看前一周各教师课堂授课质量。他随手点开生物老师杨娟的《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课,AI系统根据课堂录像,给出“教师主导型”评价,并列出一系列生成结果的数据支撑。“假如老师一个问题抛出来,没有一人举手回答或全部只回答‘是或否’,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无效提问,老师需精进教学设计。”仲伟东说,“教学最关键一环就在课堂教学,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多年来我们一直狠抓课堂质量。”据介绍,该校依托“未来教室”精准赋能的实践研究被列为南京市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教学保障项目,为全市信息化教学探索有益经验。

麒麟科创园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教室”的最大优势在于打破了固有教室样态,对学习场景进行不同方式组合,满足不同学科教学需求。他举例,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二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学科时,授课老师就可以从数据库内选取相关实验视频解释何为“自由落体”、何为“万有引力”,“以往,这些抽象教学全凭老师一张嘴、一支粉笔来解说,如今学生们可通过影视音等多种渠道进行理解。随着新媒体深入推进,老师由直接教学转向间接教学的趋势愈发明显,这无疑是对传统课堂的重大变革和冲击,对老师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边推广边总结,加强培训发挥“未来教室”最大功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以ChatGPT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4全国两会期间表示,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发展数字教育就不是我们常说的选修课,而是必修课,它不仅有意义,而且确实有实效。

市电教馆馆长陈平介绍,南京自2021年开始建设“未来教室”以来,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变革实践研究和未来教育场景探索研究,以点带面先行先试,边推广边总结。目前我市建有“未来教室”的学校已达15所,其中江宁4所为全市最多。市级累计投入数字化教育专项资金近5000万元。南京“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相关研究成果获全国推广。今年,南京还将再建6所“未来教室”学校,包括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南京市将军山中学、南京市齐武路小学等。

记者了解到,作为数字化教育发展有力举措之一,“未来教室”近年来在各地得到长足发展。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业界发现还有痛点,比如新建一间设备完善的“未来教室”,其资金投入至少要数十万元;要发挥“未来教室”最大功用,师生必须熟知数据库内各类教学资源和应用程序等。

“我们正在不断加强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陈平说,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举办30期相关培训,约2000名学校中层干部参加,内容涵盖网络安全、信息化教学、资源研发、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等,“未来,南京将从系统平台、应用场景、师生素养等方面多维发力,持之以恒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未来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8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