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李寒阳
8月1日,凭一张模糊的照片,寻找稀有配件一周无果的外国客户Sam,在玉环创融产业城(玉环市太平塘小微企业园),5分钟就收获了该配件的多种工艺和报价。Sam不仅赞叹:“太神奇!”
这里是玉环工业小微园“首个商业化运作”的示范项目,也是玉环小微企业的“微城家园”,371家企业聚集于此,资源共享,聚力发展,凭借创新管理、产业集聚、数字经营等优势,产业城年产值一路飙升,现已突破45亿元。
优质服务 协同发展
玉环泽其机械有限公司车间,自动化流水线正满负荷生产,总经理李宗建表示,入驻产业城后,年产值从原来的不足千万元增长到如今4000多万元。
从原先粗放的小作坊,到逐步规范,统筹开展数字化升级,朝“专精特新”培育,产业城的细致规划让不少企业焕然一新,客户订单不断,产值一翻再翻。
“当初在招商时就有一笔资金补助,每次参加展会也会有补助,还经常邀请专业团队来为我们培训,免费帮助我们申报专利、申请科创类资质。”浙江沪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登伟说。
产业城整合专业化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创业辅导师等服务资源,建立“园区+服务团队+共性普惠服务+个性精准服务”的服务模式,现已帮助20多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资质。
“我们尽力为企业创造适合其发展的成长环境。”玉环创融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宗准说。
产业城建立了线下“玉环市小微企业园综合服务中心”,满足入驻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审批、金融、品牌运营等需求,提供“零跑腿”优质服务,后续持续帮助企业发现并解决日常生产经营中遇到等一系列问题。
“小微企业单一力量薄弱,联合起来才能立足市场。”郑宗准补充道。
如今,产业城中企业设备、技术、工艺的共享十分常见,不少产能过剩的企业还会帮助一些订单“超载”的企业完成生产目标,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实现协同发展。
数字化“园区大脑”
“虽然在出差,但大部分的订单任务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浙江康轩水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建军说,数字化平台贯穿整个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出错率。
产业城率先建成“园区大脑”,通过线上平台,密切联系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市汽摩配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业务咨询、信息发布、政策服务、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
“通过‘园区大脑’平台,不仅能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我们也能从全方位掌握园区企业的产值、税收、从业人员、固定资产等数据,进行总体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日后进一步完善服务以及谋划园区的转型和发展。”郑宗准说。
另一方面,产业城还通过数字化赋能管理,全过程推进物业管理、安防管理、消防检测、环保管理等园区管理,大大提升了园区基础设施、管理运营、产业汇聚、党建活动、公共服务等园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依托人工智能、视频图像识别、云计算平台等技术,我们建成了智能消防、车辆管理、数字厂房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安装摄像头、烟感、智能消防栓等智能设备,以及一批数字化厂房模块设备。”郑宗准说,数字化不能单一停留在生产段,管理端也要匹配,才能更好助力企业在集聚的环境中快速发展。
平台名片:
玉环创融产业城投建于2016年8月,项目总投资8.5亿元,园区占地面积437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采用“工业地产”模式建设运营。其中拥有配套设施5万平方米,包括员工宿舍、物业配套用房、员工食堂及企业服务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
产业城主导产业为汽摩配行业、水暖阀门行业,占比85%以上。现入驻企业371家,就业人数约6000人,被评定为“浙江省五星级小微园区”以及“浙江省数字化示范园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台州市小微企业工业园示范”基地。
园区未来规划:
生产方面,加快实现产线数字化升级,提高整体产能,计划打造省内首个“机加基地”,匹配省内外上级主机厂。
销售方面,成立“小微园外贸联合会”,整合园区客户资源,为小微园企业承接更多国际贸易业务。改进线上“订单服务系统”,打通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渠道,探索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协作云平台服务。
人才方面,计划与国内劳动力过剩地区建立“一对一”就业帮扶机制,并以驻点形式与县级就业保障部门,做好“引、接、管、保”等四个字,即“引荐人才给企业,对接岗位给工人,免费提供管理与培训,为园区未来的用工问题提前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