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润州区官塘桥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工作体系,聚焦“引育留用”全链条发力,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全方位”引才,链接智力资源。街道党工委依托官塘创新社区发展,双招双引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充分整合区域综合资源优势,主动链接江苏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资源,创新实行柔性引才机制,为企业和项目配备技术顾问,推动政校企“人才+产业+项目”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产业加速集聚。
“本土化”育才,培育实用力量。街道党工委创新推出“实景式”培训、“沉浸式”讲课、“实境式”参与的“三大课堂”,通过用好本土资源、讲好专业知识,对党员干部们进行精准“浇灌”,培养“盯”项目能力,强化“跟”项目本领,提高“谈”项目水平,让他们在一线锤炼本领、脱颖而出。同时,着力发展一批党员,依托林隐茶博园等现有成熟景点和本土文化,探索“支部共建+电商孵化+产销基地”的帮扶模式。截至目前,已帮销本地农产品4000余吨。
“针对性”用才,释放创新动能。聚焦人才需求,创新用才模式,近年来,街道党工委不断优化三级“立体式”人才共管体系,由街道班子成员统筹、职能部门协同、专员精准服务,形成“党委统揽、部门协同、责任到人”的治理格局。此外,街道在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上持续突破障碍壁垒,累计吸纳博士、海外人才20余名,并量身定制人才培养“套餐”,鼓励支持各类人才申报更高层级专项培养项目,通过逐级培养、梯次培养,实现数质双增,壮大人才“蓄水池” 。
“贴心式”留才,厚植发展沃土。为变人才“流量”为“留量”,街道党工委在优化“软环境”上,下足“硬功夫”,持续更新创新创业新生态。打造“红色代办员”“红色引航员”服务矩阵,通过上门送政策、听需求、解难题,打通服务“最后一米”。建立“需求收集—分类处置—跟踪反馈”闭环机制,通过“简单问题马上办、复杂问题集中办”原则,将企业诉求转化为发展实效,人才满意度持续攀升,截至目前累计全力保障市级、区级重点项目建设12个。同时,街道还建立了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机制,在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解决后顾之忧,让各类人才悉数来归,安心立业。(通讯员 陈娟 记者 孙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