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能升级,“双引擎”再点火
——唱好杭甬“双城记”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重大使命,也是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必须答好的重大课题。日前,省委常委会会议分别专题研究杭州、宁波工作,对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今日起,浙江日报推出栏目《杭甬“双城记”》,聚焦杭州、宁波两地创新实践、提炼典型经验做法、解读相关政策观点。敬请垂注。
江南四月,万物竞发,生机勃勃。
短短10天内,省委常委会的“会议桌”,从省委大院,先后搬到了杭州、宁波,专题研究这两座城市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和宁波这两座城市齐头并进,逐渐成为浙江发展的“双引擎”。
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杭州和宁波工作,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留下的好机制、好做法。2004年2月,他在杭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杭州城市化发展战略问题;同年6月,他又赴甬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宁波发展思路,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沿着习近平同志指引的方向,杭甬两地茁壮成长为全国经济重镇。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殷切勉励杭州和宁波唱好“双城记”,推动两市错位发展、协同发展,为浙江省及全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2019年,“杭绍甬一体化”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省政府发布《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五年行动计划》;前不久,《绍兴市融杭发展规划》发布,杭甬“双城记”中,又加入了绍兴这根“金扁担”……
眼下,后亚运时代的杭州,如何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国际化大都市?构建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新格局形势下,宁波如何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新时代杭甬“双城记”怎么唱?怎样唱出连台好戏?
新形势下,省委常委会再次专题研究杭州和宁波工作,为“双引擎”加注新能量,提能升级再点火。
专题研究,有何不同寻常
高质量、双城记、竞争力……两场省委常委会会议上,高频词汇十分相似,题眼清晰明了:杭甬要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牢记唱好“双城记”的重大使命,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这两次会议不寻常,不论发展阶段、经济形态,还是所面临的形势,以及浙江和杭甬所承担的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潘毅刚如此理解。
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汤海孺用三重视角,审视“不寻常”。
第一重,城市化进入快速跃升阶段。
20年间,中国城市化率从不到42%,发展到了超过66%。杭甬各自的都市圈也越来越大,它们就像两块吸力越来越大的磁石,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备了实现更高效率协同的基础。
第二重,两地城市能级迈上新台阶。
这些年来,杭甬城市能级快速提升:杭州GDP迈过2万亿元大关,位列全国第8,并迈入超大城市行列;宁波GDP一路赶超到全国第12。两座城市辐射力也越来越强:GDP占全省约44%、新增人口占全省约45%、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约43%。
第三重,经济发展形势不可同日而语。
20年前,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三驾马车”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处在高速增长的上升通道。而当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
“面对新形势,省委常委会再开专题会议,是进一步唱好‘双城记’的因时应势之举。”采访中,专家们都提到,全球全国不少类似“双子星”城市的协同,已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焦点。此次省委常委会会议,将进一步为杭甬明晰发展方位、明确战略定位,让“双城记”引领浙江大湾区,服务全省发展,服务全国大局。
传承传统,协调解决问题
每当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杭州、宁波工作时,都有一个共同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时间回到2004年,杭甬双城,各有所困。
当时,广州、深圳、武汉等副省级城市,比杭州更早地完成了一轮撤市设区,进入快速城市化。
“杭州处在萧山、余杭撤市设区、融入大都市的磨合期,在思想、机制等方面都存在阻碍。”汤海孺当时担任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总工,他说,萧山、余杭撤市设区后,仍按行政区划不变、财政体制不变、管理权限不变的机制管理,一定程度上造成缺乏积极融入杭州的意识,亟待破除资源自盘自用等问题,跟上快速城市化这趟时代的列车。
宁波也有自己的烦恼。
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是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一项重大举措。“习书记当时算的是大账,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布局落子的是一盘更大的棋。”时任舟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的郭剑彪说。
“宁波、舟山两港共用一条航道,宁波港航线遍布、箱源丰富,但发展空间、岸线资源受限;舟山港深水岸线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潘毅刚说,两港一体化,本是天作之合,但分属两市,两个市场利益主体,一体化需要下大决心、有大魄力来推进。
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同志主持的两次省委常委会会议,明确提出要求,为推进杭州和宁波发展,留下了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的好机制、好做法。
20年来,历届省委多次专题研究杭州和宁波工作,议题要么是“发挥好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要么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国际港口城市”。
这些议题,都与习近平同志寄望杭州的“四个杭州”“四个世界一流”、寄望宁波的“四个一些”“四个更”一脉相承,始终将两座城市放在推进现代化的大场景中考量,放到全球城市坐标系、城市发展时间轴中观照。
这一次,依然在对标中寻找短板——
虽然杭州GDP已迈上两万亿元大关,但标兵远、追兵近。今年1至2月,杭州的规上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出口增速,都低于全省平均增速;
虽然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稳居第一和第三,但宁波舟山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仅位居第九,与头部现代化大港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
肯定成绩,鼓足信心,更摆出一批长期想解决而难以解决的难题,明确了什么是杭甬发展“难而正确的事情”,全省上下劲往一处使,杭甬更需“兄弟同心”,共同寻找“船”和“桥”。
开出良方,推动跨越发展
一个个专题会议,一项项重大成果,推动一次次跨越式发展。
4月,钱塘江南岸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和体育场,观演人数接近50万。这个新中心、新封面,就与2004年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杭州工作,有很大关联。
那次专题会议上,杭州汇报了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以及钱江新城建设等10余个专项规划。习近平同志在会上要求杭州“编制总体规划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注重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
随后的杭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明确跨江发展,开启了“一江春水穿城过”的大都市格局,并获得了国务院批复。随着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等拔地而起,杭州拉开城市格局,为后来承办G20峰会和亚运会奠定基础。
宁波同样如此。
在习近平同志一次次推动下,两港一体化终于拉开帷幕。他主持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宁波工作第二年,即2005年12月,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他亲自前往挂牌。2006年,“宁波-舟山港”名称正式启用,一个崭新的东方大港雄姿初露,最终成为继上海港、新加坡港之后,全球第三个3000万级集装箱大港。
这一次省委常委会会议再次专题研究杭州、宁波工作,为“双引擎”明确新坐标、加注新能量——
杭州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会议要求杭州要以非凡气魄建好“四座城”:要以大手笔打造“创新活力之城”,以大开放演绎“世界名城”,以治理大变革创建“智慧宜居之城”,以大写意铸就“历史文化名城”。
宁波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会议指出宁波要花大力气做好“三篇文章”:要做好“错位+协同”文章,做好“港+城”的文章,做好“陆+海”的文章。
“双城记”如何越唱越精彩?省委要求杭甬扛起主体责任,省直单位主动靠前、精准服务,强化常态化协调解决机制,逐个解决问题,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市圈,构建世界级浙江大湾区。
“任务书”下达,“双引擎”点火。
在省委常委会会议之后,杭州、宁波都迅速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谈思路、明方向、摆举措——
杭州明确要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在持续擦亮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名片、探索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等方面下实功、求突破。
宁波明确要锻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创链接内外双循环新优势、按照特大城市的标准推进规划建设。
……
杭甬双城记已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家总部在杭州的企业,网 易将联合创新中心落地宁波,发挥杭甬优势共建产业服务平台。“过去全球几十亿人口接入互联网,现在制造业数百亿台机器接入工业互联网,杭州和宁波两座城市拥有巨大的机会。”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网 易已立足杭州、联动宁波,累计培育孵化的双创企业超过700家。
眼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与杭甬“双城记”交汇叠加。国家战略赋能,省市同向发力,杭甬下一次跨越式发展可盼可期,“双城记”下一幕好戏已经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