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非遗

投身花灯制作8年 这位年轻人用双手“点亮”乌镇的夜空

  新年的精彩浪漫,少不了花灯的精彩演绎。

  今年春节期间,乌镇推出“龙行龘龘”“锦鲤跃龙门”“双龙迎春”“昭明灯会”四大灯会会场,10个不同主题组合的40余种不同花灯,点亮了古镇的夜空,也让游客们感受到了中国花灯技艺的丰富与多彩。

  当人们路过乌镇景区里的“张恒兴花灯铺”,总会看到一位戴着眼镜看着很书生气的年轻人正在埋头做花灯。他叫高云超,一位痴迷于非遗技艺的“90后”青年。

  高云超原先在乌镇图书馆工作,2016年下半年,花灯铺的助手离职,人手紧缺,高云超便过来帮忙。

  说是帮忙,其实,高云超有心去学习这门传统技艺。自此,高云超走上制作花灯之路,如今已是第8个年头。

  高云超的师父顾叶广,是南京秦淮灯彩省级非遗传承人,十几年前受邀来到乌镇景区制作花灯,直至现在。

  “刚到花灯铺,我对花灯制作技艺真的是一无所知,完全就是给师父打下手,处理一些材料,但是师父从来没有打击我,反而总是鼓励我说,年轻人能留下来学习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高云超说,一直到2019年底之前,他都不敢从头到尾制作一盏灯笼,只是疫情期间,师父被隔离了,他才尝试完成灯笼制作的每一个步骤,并开始复制师父做过的灯笼。

  做花灯,削竹子、扎骨架都是很强的技术活。

  高云超说,对于一个“新手”而言,做花灯的起始步骤就很“硬核”。要选很有韧性的、竹节较长的竹子,按照灯笼大小削竹条。刚开始削的时候,他经常被竹子扎到手,“非常疼,店里的创可贴基本都是我用掉的。”

  除了跟着师父学习,高云超也会琢磨创作一些特色花灯。

  “如果在工厂流水线,一晚上也许就能做出成百上千的灯笼,而我一天也做不出两个鲤鱼灯。”高云超说,正是因为纯手工作品,才成就了非遗技艺独一无二的内涵和光彩。

  春节前,高云超就开始苦心学习如何制作竹骨龙灯,而且还参与了“乌镇夜灯会”的活动,帮助完成编织特色的花灯组。

  在这个小小的灯笼铺里,挂满了供游客挑选手工体验制作的卡通龙灯。游客要体验传统龙灯制作,高云超都会耐心地去指导,让游客们感受古老的手工艺的魅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4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