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中小学生作业的“AI味”越来越浓

台传媒记者杨梦倩

DeepSeek、豆包、kimi……近段时间来,一系列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走红,成为当下时代必备的工具。

但是,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引发了广泛关注。新学期开始,不少老师发现,学生们上交的作业“AI味”很重,明显缺少学生的独立思考。

AI成为孩子赶作业神器

每年寒假结束前夕,中小学生们各显神通,扎堆上演一出“赶工大片”。不同于往年,DeepSeek等AI工具成为了孩子们的“作业救星”。

“的确有不少作业出自AI之手,一眼就能看出来。”台州市实验小学语文老师王洁告诉记者,前几天,她在批改学生们的读书心得《快乐读书吧》,发现不少学生的心得内容格外丰富且远高于个人水准,一些语言表达不符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水平,偏向成人化,缺少孩子们特有的“灵性”。

据了解,写作文、做数学题、搜集资料、科学拓展……AI能在不同的学习场景里发挥巨大的作用。不只是中小学生,在高校校园里,不少大学生也会运用AI完成作业。

小刘是一位新闻专业的大三学生,这两天,他利用AI完成了自己的论文。“我们有一些公共课,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差不多的论文,写起来很费时间,但是又不得不做。”小刘说,用AI完成作业恰好解决了他的烦恼,能节省不少时间,让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课上。

“不同于成年人,中小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不足,在运用AI的时候容易走偏,从参考思路变成直接抄答案,失去了课后巩固知识的意义。”王洁说,她班上有一位学生小文,上学期在晚托时候总是磨蹭,喜欢把作业带回家完成。然而每次作业准确率都很高,有明显的“标准答案”痕迹。

在和家长的沟通后,发现小文为了快速完成作业,不去思考,将作业拍照上传到软件,不过几秒钟,答案便清晰呈现。

“在感受AI的智能后,长期让AI成为‘作业神器’,会助长孩子‘学习偷懒’‘不愿思考’等不良习惯,养成思维惰性,造成孩子发育阶段的‘思维短路’,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王洁说,作业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学会独立观察、思考探索并解决问题。‌

家长可不能“躺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AI在教学和助力学生学习上的潜力不可小觑。

市民谢女士的大女儿今年正在读小学三年级,每天的作业辅导是她最大的烦恼,但运用了AI之后,谢女士表示辅导作业轻松不少。

“教数学题、辅导作文写作,还有口语练习等,AI样样精通。以前教个作业,搞得家里鸡飞狗跳,气得血压都升高了。”谢女士说,自从用了AI辅导软件,孩子遇到难题可以直接扫码解析,还有视频讲解,省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效率也明显提升。

不少老师也坦言,他们也会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使用AI,检索文献资料,完成备课。

“教材在变动,学生在变化,我们需要更多的‘工具’提高备课的效率。”王洁说,她会用AI快速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思路,激发自己的备课灵感,以及备课时的全面性。“我们用心备课,课堂会呈现更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不仅提升教学水平,也会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不过对于学生来说,AI使用有不少注意事项。“父母利用AI辅导作业可以减轻压力,就像数学口算的批改,扫一扫就能判断对错,节约了家长心算的时间和孩子订正错题的时间。”王洁提醒,AI再先进、再强大,也不能替代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在遇到困难与疑惑时,更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时代在变化,曾经我们要培养孩子成材,如今转变为培养孩子成人,希望他们拥有爱的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自主的性格。其中,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至关重要。”王洁表示,用AI的优势辅助教育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助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个性化辅导,这才是AI在教学中的真正发展方向。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5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