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君娜
100多年前,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绘画向何处去”是心系中华命运的艺术家们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彼时,林风眠和吴冠中等艺术家用不懈求索和躬身实践,作出极具中华价值和深远影响的回答。
当下,面对新时代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林风眠和吴冠中的艺术探索依然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
今天,“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将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大展汇聚200件(组)佳作,全面回顾中国画坛两位巨匠的艺术成就,为观众献上一场史诗级艺术对话。
在中华艺术宫展出之后,大展将北上,以全新的策展思路和展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启“一个主题,两种表述”。
为营造完美的视觉体验,最后的布展调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昨天下午,记者先期走进展览现场。
巨匠珍品罕见集聚
这是国内最大规模、最强阵容的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
展览以沪上国有美术机构馆藏精品为核心,集聚京、沪、粤、浙各大艺术机构林风眠、吴冠中珍贵藏品,以全新学术脉络深度梳理两位艺术大师的探索、成就与影响,呈现林风眠、吴冠中对时代之问的“回答”——融通中西古今的创新精神,用艺术探索开创的“中国式风景”。
展出的200件(组)作品涵盖林风眠、吴冠中艺术生涯中不同时期创作的中国画、油画、水彩、素描等门类艺术精品。其中,林风眠与吴冠中成熟时期精品约占半数,盛况空前。
整场展览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题演绎区”,展开“中西之调和”“笔墨的转向”“为人而艺术”三大话题。第二、第三部分,分别为“林风眠”与“吴冠中”个人展区。两大展区左右对称,向左走遇见林风眠,向右走邂逅吴冠中。第四部分“流风余韵”,则透过赵无极、朱德群、吴大羽、关良等与二人密切关联的师友、同窗等艺术家作品,以及国内外知名人士对他们的高度评价,彰显林风眠与吴冠中的艺术影响力和思想辐射力。第五部分“生平文献区”呈现二人的艺术年表等文献资料。
本次展出的林风眠作品十分珍贵,包括其较为少见的早期半身仕女画《女半身像》、深受敦煌壁画影响而创作的《舞》、带有马蒂斯风格的《仕女》和莫迪利亚尼风格的《花朵》等。吴冠中仅存的3幅巴黎时期水彩画之一《巴黎郊外乡村》、一批上世纪50年代的素描作品等罕见画作也将与观众见面。值得一提的是,吴冠中生前最后一幅还没有来得及签名的作品《最后的春天》首度来到上海。因为它的特殊意义,吴冠中家人强调该作品不做托裱,保持其既有的笔触与状态。本次展览中,观众将有机会近距离赏析这幅“原生态”作品,感受大师在生命尾声时依然沉浸于创作的状态。
世界公认的中国画家
一个多世纪以来,林风眠、吴冠中,以及更多的追随者,以开放的胸襟、崭新的视角,在东西方艺术探索与对话中,不断推动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在东西方文明互鉴中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
作为最早一批留学法国的中国艺术家之一,林风眠既深耕于中国画笔墨的传统,亦在赴欧学习中吸收到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等重要西画流派的养分。他的内心坚守传统根基,他曾说:“我是中国人,有中国的底子、血统,自然喜欢表达自己的东西。”这也是林风眠作品中始终不变的底色。
英国牛津大学学者苏立文评价说:“林风眠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已是世界公认的。”
与老师林风眠一样,深埋吴冠中心底的始终是东方情结。留法期间,他有了这样的认识——“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回到故土的吴冠中,始终在思考、探索油画民族化,尝试在油画中融入中国意境和民族审美。
1992年,大英博物馆举办吴冠中个展,罕见地打破大英博物馆只展文物的不成文惯例。
海派精神孕育“中国式风景”
西方风景画,中国山水画,这是常见的词组搭配。对于本次展览的主题“中国式风景”,策展人项苙苹表示,这是为了表达中国近现代艺术学习吸收西方艺术的史实。分解开来看,“中国式”表明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风景”二字同时包含自然风景(风光)、社会风景(风情)和精神风景(风骨)等意味,可充分涵盖林风眠和吴冠中多元的创作题材。
林风眠、吴冠中的艺术道路融合了东西方艺术,后来又影响了世界,是海派文化精神的体现。两代艺术家与上海深厚的渊源也彰显了上海城市品格。
在林风眠试验新派画受到排斥时,上海接纳了他,上海时期正是他艺术生涯中成果丰硕的成熟期。上海也吸引了吴冠中。他连续三次郑重捐赠了最具代表性也是最精彩最齐全的各时期作品给上海美术馆,让上海成为收藏、陈列、研究吴冠中画作的中心。吴冠中曾表示,上海是个开放性的城市,是个中西融合的城市。他画画的艺术特性就是中西融合,跟上海这座城市气质相符,“在上海,我有许多知音”。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表示,回顾林风眠、吴冠中两代艺术家的卓越实践和伟大成就,有助于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式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