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破“旧”立“新”,“危改造”服务“大民生”

2022年,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针对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提出了精细提升安全防护能力等12项重点任务,推动实现公路“安全保障能力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交通事故明显下降”目标。

黄山市交通运输公路部门紧盯重点任务,坚持工作原则,强化分类施策,统筹系统治理,纵深推进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精细化提升改造,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每一公里”。

转“危”为“安”,架起“平安桥”

“这个桥做得很好,给我们出行提供了方便,过桥也更加安全了。”面对记者采访,闪里村民陈淼根对省道480线坑口2号桥的维修加固连连夸好。这只是黄山市交通运输公路部门危旧桥梁维修加固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2023年,黄山市交通运输公路部门开工实施普通国省道危旧桥梁维修加固和安全专项提升共计21座,开工率100%,年内已完工15座,剩余桥梁施工正加快推进,老旧桥展新容颜、危旧桥成放心桥,实打实交出满满民生成绩单。

改造前的省道480线坑口2号桥

改造后的省道480线坑口2号桥

黄山市交通运输公路部门按照“一桥一案”要求,针对荷载等级低的老弱桥梁,合理实施预防性养护、荷载验证等举措进行提载,针对四、五类桥梁,有序推进维修加固或拆除重建,针对安全防护等级不高的桥梁,精准开展安全防护升级改造,实现了桥梁安全畅通和改造经济高效的双重目标,真正把危旧桥梁改造工程打造成人民放心的品质工程、民心工程。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以来,黄山市交通运输公路部门已完成公路危旧桥梁改造137座,总投资2.6亿元,台账销号率已达82.04%。桥梁转“危”为“安”,承载、通行和抗洪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为群众出行带来稳稳安全感,浓浓幸福感。

化“险”为“夷”,联通“安全路”

来到国道205线山岔柏油池弯道处,经过1个月的集中整治,这里已经大变样,遮挡视线的树木清除了,弯道内侧也加宽了,涵洞也接长了,还新设了减速震荡线、波形钢护栏和警告标志,交通安全设施齐全醒目,群众来来往往再也不用担心有危险了。

改造前的国道205线山岔柏油池弯道

改造后的国道205线山岔柏油池弯道

像国道205线山岔柏油池弯道这类交通事故隐患点,直接关系群众日常出行,影响群众的交通获得感,自然是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的重点。2023年,黄山市交通运输公路部门已投入2481余万元,改造省、市区(县)级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挂牌督办交通事故隐患点32处,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为群众创造了平安出行的公路交通环境。

精细化提升,就是要因地制宜,做到一路一策,一点一案。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公路沿线交通安全隐患情况多样、各有不同,更要注意区别对待、精准施策。黄山市交通运输公路部门深化现场勘察研判,围绕公路本身和路域环境两个安全,探索实施了提升护栏等级、增设标识标线、改良平交道口、优化行车视距等N种山区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模式,全方位提升公路安全保障水平。

路“畅”人“和”  守护“微出行”

沿着省道479线通往西递景区,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弯道处的护栏有了细微的变化,护栏的安装位置比之前往外移了不少,虽然人流车流较大,也不容易发生拥堵了。

改造前的省道479线护栏

外移改造后的省道479线护栏

出行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行动中,黄山市交通运输公路部门既注重实施危旧桥梁改造、交通事故隐患点整治等“大手术”,也十分重视在日常养护管理中倾听群众诉求,科学实施“微手术”,以“微改造”促“精提升”,省道479线护栏外移就是“微改造”举措之一。

“护栏往外移拓宽了通行路面,村民出行就更加安全顺畅了。”西递镇株林下村村民徐宣荣很满意地说。

黄山市交通运输公路部门充分发挥热线电话、“e”治理平台、道路交通联席会议等作用,并结合行业管理、基层调研等工作,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的问题,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予以改造提升。家门口的路更安全了,出行的幸福感也更多了,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就更足了。在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行动中,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便利。

黄山市交通运输公路部门将一以贯之坚持安全至上、人民至上,在“实、精、细”上下功夫,全力提升公路本质安全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交通延伸美好生活”行业发展理念,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4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