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三角探索出一条企业“出题”、政府“选题”、联合“答题”的路径
跨省“揭榜挂帅”攻关“真需求”
■截至目前,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共发布了48项长三角科技骨干企业提出的揭榜任务,全国参与揭榜单位超过380家,长三角占比85%,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2023年度联合攻关计划首次公开征集长三角企业需求,并新增生物医药领域,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
近日,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华东理工大学、江苏百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抗体药物的国产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复宏汉霖在研的候选新药已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由高校科研团队开发抗体的新型高效表达体系。这些候选新药都属于抗体药物,有望治疗多种癌症。
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内龙头企业,复宏汉霖已有5款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2款产品在欧盟和东南亚获批上市,覆盖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转移性胃癌等19项适应症。公司为何与华东理工、江苏百林科“互加好友”,共同执行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发布的联合攻关计划项目?
以“技术真需求”为合作切入点
复宏汉霖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单永强说,此次三方合作源自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推动。这家总部在张江科学城的机构为长三角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和转化服务,近年来,与多个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共建了一批“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梳理企业愿意出资解决的“技术真需求”,并寻求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
去年4月,复宏汉霖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共建了“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双方团队沟通时,找到了合作切入点——公司生产线上的制药设备和工艺大多采购自国际巨头企业,制药成本和效率难以控制,而且存在产业链安全隐患。双方经过多次交流,提出一个“技术真需求”:抗体药物制造中的关键技术能否国产化?
恰在那时,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发出2023年度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需求征集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复宏汉霖在“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上发布了“抗体药物的国产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需求。经过专家评估,这个需求纳入了长三角联合攻关重点揭榜任务。上海市科委创新服务处介绍,揭榜任务实施采用“揭榜挂帅”机制。“揭榜挂帅”,是指科技创新项目向社会公开发布,由科技领军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挂帅、组织团队提供解决方案,以科技成果产出来兑现的一种科研资助机制。
复宏汉霖的需求发布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意揭榜。从抗体制造到细胞株发酵表达,再到表达后的自动化纯化,这家实验室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复宏汉霖和长三角国创中心讨论后认为,在抗体药物国产化道路上,还需要企业从事设备开发和中试放大,以确保大规模产业化成功。经过多轮对接论证,这个需求由华东理工大学和江苏百林科共同揭榜。
“出题”企业自主遴选合作伙伴
供需对接成功后,复宏汉霖牵头申报了长三角科创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项目。这项计划基于科技部和三省一市政府联合印发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以及配套实施办法,在机制上打破了省级行政边界,实现了央地联动、跨省市协同。在科技部支持下,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共同发布指南、共同投入资金并共同管理,旨在集合力量,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实施两年来,联合攻关计划探索出一条企业“出题”、政府“选题”、联合“答题”的“揭榜挂帅”路径,由“出题”企业自主遴选合作伙伴并牵头实施,凸显了企业在创新决策、科研投入、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创新主体地位。
截至目前,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共发布了48项长三角科技骨干企业提出的揭榜任务,全国参与揭榜单位超过380家,长三角占比85%,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2023年度联合攻关计划首次公开征集长三角企业需求,并新增生物医药领域,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御渡半导体、江苏康缘药业、浙江久立特、安徽奇瑞汽车等20家龙头企业纳入计划。
“经过专家评审,复宏汉霖成为上海唯一入选计划的生物医药企业。”单永强自豪地说。谈及被专家看好的原因,他表示,抗体药物用于治疗肿瘤、炎症、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因此,“抗体药物的国产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自主可控、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这个获得支持的项目将分阶段开展,有望打造出一条国产化智能、绿色生产线,为企业节省可观的生产成本。
分解课题补企业基础研究短板
保隆霍富(上海)电子有限公司也是入选计划的一家龙头企业,其研发的汽车胎压监测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公司在“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发布需求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揭榜,共同执行“基于轮胎智能化管理的车辆健康状态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
为何要研究“智能轮胎”?保隆霍富技术副总兼项目负责人史卫华介绍,这是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的一条热门赛道,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轮胎企业和很多整车厂商都处于早期研发阶段,探索用传感器采集轮胎的气压、温度、磨损数据和其他关键参数,并实时采集路面光滑度等数据,再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控系统进行分析,让行车更安全。
“要在这条赛道的国际竞争中胜出,必须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但基础研究不是企业的强项。”史卫华说,为此,公司参与了长三角“揭榜挂帅”。
获得政府立项后,这个联合攻关项目分解成5个课题:面向基础设施数字化的路面状态评估、基于多源感知融合的轮胎数字孪生建模、基于人工智能的车辆状态实时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基于智能轮胎传感器信息的驾驶行为习惯分析与评估、ICV(智能网联汽车)车辆健康管理和端云协同平台建设与应用。每个课题都由高校教授或企业研发负责人领衔,从技术底层进行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