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测雨,把脉风云,始终心系群众冷暖。2024年,我市加快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进程,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做好“气象+”赋能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气象保障。
提质增效 守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提前研判天气变化趋势,对做好防灾救灾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市气象部门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力做好灾害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切实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措施,精细优化预警服务流程,减少气象信息“盲区”。
健全气象防灾减灾要素保障机制。我市将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工作纳入地方防灾减灾救灾考核,气候变化监测评估等工作纳入市救灾减灾委年度工作方案和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2024年工作任务清单,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及气象社会治理等工作纳入地方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宿州市实施〈安徽省防汛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机制〉细则》,实现预警“叫应”业务化。市气象局与宿迁市气象局签订《共同推进气象灾害联防合作协议》,构建气象灾害联防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农业部门印发《宿州市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能力建设方案》。
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服务。优化“13113”递进式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流程,制作决策服务材料200余期,开展高级别预警叫应29次,应急广播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80余次,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居全省第一,有力应对2024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春夏持续高温干旱、汛期强降水、台风“贝碧嘉”等重大天气过程。市气象局荣获“宿州市防汛救灾先进集体”“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及市减灾救灾委员会通报表扬。
着力抓好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成立黄淮海科研基金,投入科研经费108余万元,支持科研创新活动。完成42类高价值数据产品,《砀山酥梨花期预报服务产品》获安徽省气象局业务准入。验收课题16项,申报安徽省气象局复盘总结专项1项,新立项市气象局课题5项,获批安徽省气象局科技成果奖励1项、市科技局成果登记3项,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18个。加强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选派1人到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学习,1人入选安徽省气象局创新团队,新吸纳9名青年干部加入市气象局创新团队。启动县(区)气象局高工培养三年行动计划。推荐11人申报安徽省高层次人才,23人次入选厅局级人才工程,3人获省部级奖励、14人次获厅局级奖励。
统筹推进 提升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市气象局将气象工作融入日常生活,专业化、多元化服务防灾减灾,为我市乡村振兴和民生保障提供有力气象支持,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服务粮食安全,抢抓有利天气过程,开展人影作业26轮次。围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开展砀山酥梨、泗县金丝绞瓜气候品质评价应用服务。深入推进“气象+文旅”融合发展,联合市文旅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旅游融合发展的通知》,将旅游安全责任人纳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对象库,共同推动“气象+文旅”融合产品研发。积极服务“梨花经济”新质生产力,提前20天精准提供砀山百万亩梨园盛花期预报,打造梨花节特色景观预报服务品牌。研发智慧化气象服务,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和砀山县园艺场(一号梨园)入选全省首批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基地。
提升卫星遥感应用服务能力。提前20余天发布干旱监测风险评估产品,为市政府提前组织调配水源抗旱播种提供精准支撑。搭建多源遥感数据管理系统、高分服务信息共享系统、农情遥感监测服务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开展卫星遥感火情叫应服务,编制火情监测日报300余期、月报60期,推送火情监测周报52期。积极开展我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及长势遥感分析监测、土壤干旱遥感监测、作物渍涝灾害遥感评估、城市热岛遥感评估等业务。探索卫星遥感数据在能源保供和黑臭水体治理领域的应用。完成冬小麦和夏玉米、夏大豆样方采集和产品真实性检验工作。
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利用各类媒体累计发布信息1.4万余条。推动“一过程一策”宣传科普融入气象服务全过程,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和快手等新媒体,推送“主播说天气”“台长说天气”等特色节目。及时回应公众关切,针对年初砀山县“针状雪”现象,第一时间制作专题解读科普产品,向主流媒体提供权威第一手信息,相继被中国气象局、《安徽日报》等采用,形成传播合力。
强化管理 推动综合治理效能不断提高
我市立足实际,不断提高综合治理效能,落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推进气象法治建设,推动重点项目建成落地,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落实。将400个村级自动气象站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统筹国债和乡村振兴项目,完成国债项目5个高标准农田气象监测站、87个区域站及乡村振兴项目89个区域站建设。2024年,全市新增区域站181个,地面站总数达390个,站网密度提升至5公里。完成埇桥X波段雷达验收,推进砀山X波段雷达建设。有序推进萧县国家基本气象站搬迁,萧县气象局基础设施灾害恢复重建项目获得安徽省气象局批复,灵璧县国家基本气象站基础设施改造完成项目入库。
气象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依法履行防雷与升放气球监管职责,开展市县防雷重点监管企业交叉互审,覆盖企业346家。推动气象标准化工作,收集典型应用案例5个,撰写论文6篇,完成《冬小麦赤霉病防控气象保障服务技术规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等级评价指南》两个地方标准的立项申报工作。
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落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宣传科普工作亮点纷呈,组建宿州“知风晓雨”气象科普宣传志愿服务队,“名校博士后助力宿州校园气象站”活动获“2024年气象科技周优秀活动”表彰,6人次在全国及全省各类科普大赛中获奖。完成市气象局及萧县气象局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复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