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我市不少学校创新方式“玩转”体育大课间 不仅“有得玩” 还要“玩得好”

“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户外活动和望远,缓解视力疲劳。”教育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京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用各种创新方式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保护青少年视力。

篮球操、足球操,特色课间操受欢迎

3月14日上午9时50分,伴随着铃声响起,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的孩子们人手一个篮球,齐步迈向操场。在体育老师的口令下,他们整齐又娴熟地玩起了手中的篮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左右变化运球、胯下换手运球……孩子们动作整齐流畅,让人目不暇接。

体育老师周昱忠说,每天上午9:50到10:20是学校的大课间时间,为了让孩子们动起来,学校多年前就根据本校的篮球特色编排了篮球操,孩子们人手一个篮球,基本每个人都能“玩转”篮球。

记者看到,在十多分钟的篮球操结束后,体育老师还组织孩子们玩起了篮球接力游戏。30分钟大课间时间里,孩子们不仅全身得到运动,情绪也很好。“刚开始我觉得一套操做下来有点累,现在早就习惯了,运动以后反而觉得很放松、很开心。”一名三年级学生说。

“为了让30分钟体育大课间更丰富多彩,我们还设置了长绳和短绳操,3个项目间隔进行,每天内容不同。”周昱忠说,孩子们坚持参加,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在大自然中活动也能放松眼睛,减轻视疲劳。

像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这样开发校本特色操的,还有东山小学的击剑操、长城小学的足球操、游府西街小学的排球操等。

舞龙、武术,在传统体育中感受别样乐趣

记者了解到,我市还有不少学校将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融合到大课间活动中,学生们能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别样乐趣。

每天上午的大课间时间,当《龙拳》的音乐一响起,南京市中山小学操场上就能看到全校学生一起舞龙的壮观场面。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舞龙不仅需要动作一气呵成,对学生的体力也是不小的考验。

“我们上下午大课间都会舞龙,一共有两套,一套是《龙拳》,一套是《本草纲目》。舞龙时,我们一手拿着绳子的末端,一手拿着绳子的顶端。这个操很有趣,还可以锻炼身体。”该校六年(3)班学生于佑泽说。

“以前的大课间活动就是做广播操,学生觉得很枯燥。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将舞龙这一传统体育项目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编排了舞龙操,定制适合孩子身高的龙,伴随着有节奏感的音乐,孩子们舞起来很带劲也很有成就感。”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陈琛说。

据了解,目前将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大课间活动的学校有不少。南京市钓鱼台小学的大课间活动把梅花桩和手舞狮相结合,独具特色。南京市白下高新小学则开展“功夫扇”特色大课间活动,不仅传承传统文化,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放松身心。

不仅“有得玩”,还要“玩得好”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多年来南京贯彻落实教育部“阳光体育一小时”要求,我市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全面普及。“大部分的学校每天安排两节大课间体育活动,上下午各一节,总时长在1小时左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课间活动的内容每个学校各不相同,包括做操、游戏、跑步等,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动起来。为了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我市不少区还开展大课间评比,从形式、内容、创新等多个方面对大课间活动进行量化考核。

据介绍,下一步,我市将鼓励各学校在场地设置、活动内容设计、运动器材管理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创新课间活动形式,让学生们不仅“有得玩”,还要“玩得好”。

市教育局也提醒,对于家长和社会来说,应积极支持并给学校“减压松绑”,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共同守护孩子们快乐美好的课间时光,共同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3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