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首页>地方频道>绍兴>要闻

92536株,绍兴古树名木全省最多

古树名木,被称为“绿色的国宝”,又被称为“有生命的文物”、自然界的“绿色活化石”。今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新阶段。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获悉,我市现有古树名木92536株,占全省总量的33.9%,位居全省首位。

“保护管理好古树名木,对于弘扬历史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展示古城风貌具有重大意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绍兴不断强化保护力度,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古树名木刻录着变迁,讲述着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在越城区延安路的路中央,一棵树冠直径达到20米的古树,几乎盖住了整条马路。这株绍兴人最熟悉的香樟树,已经1045岁了。延安路原来是条小路,这棵香樟树长在路边。20世纪80年代道路进行拓宽时,最终决定“路让树”。老樟树见证了周围几十代人的生生息息,此地有“大树下”之称,就是因它而得名。

每年金秋九月,绍兴满城桂花香。大香林古桂花群位于柯桥区兜率天景区内,大香林因桂成景、由桂得名,自宋治平三年(1066)以来,村民据山川之利,在此广植桂子,历经千年而不间断,迄今多达一万四千余株桂花树。现存桂花树达百年树龄者366株,树冠直径都在10米以上,令人叹为观止,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向其柏誉为“中国最大古桂群”。

按照“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分级管理”的原则,我市探索建立起古树名木公众责任险机制,利用政府公布、企业认领等互动式古树认养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保护工作。同时,制订“一树一策”保护方案,针对性开展日常养护、病虫害防治、抢救保护等工作。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与传承,建设古树名木文化公园,实行林文旅融合正是绍兴的探索和实践。为了让古树名木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我市深挖古树名木的自然、人文、旅游价值和潜力,积极建造古树文化公园,目前共有11处省级古树名木文化公园,相继打造了诸暨香榧国家森林公园、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嵊州谷来香榧省级森林公园3座以古香榧为主题的森林公园。这些具备生态、景观、宣教、科研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多重作用的森林公园,让公众得以亲近古树、传扬文化。

“不断创新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和方法,增强社会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知晓度、参与度,让这些绿色‘活化石’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将进一步保护古树名木、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弘扬古树名木文化故事,让更多群众共享绿色福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