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专“新”致“质”,为“重要阵地”筑基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需要新的战略目标定向。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铿锵话语,汇成新时代的一声嘹亮号角。
一个月后,由江苏省委改革办等组织遴选的22个制造强省建设改革创新案例出炉,近1/4属全国首创,尽管领域不同,但改革指向一致:共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破难题”“探新路”。
敢为人先的江苏,从来不怕“啃硬骨头”。肩负总书记赋予的“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一目标定位,突破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堵点卡点,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专“新”致“质”筑牢根基,成为改革“向更深处去”的具体方向。
破局靠“技”
2023年12月,出入南京大学唐仲英楼的师生们发现,一楼大厅多了一块金色牌子——江苏省物理科学研究中心。这是江苏首批3个基础科学中心之一。
不到半年,这块牌子又被赋予一个更特别的“身份”——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特区”试点单位。“这意味着,我们将为基础研究改革发展投石问路。”该中心以马余强院士为首的30多位国家高层次人才有了新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驱动作用?江苏给出的做法是: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省域实现机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源头正是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出成果很难“立竿见影”。经费投给谁?投多少?怎么用?都没有“标准答案”。2022年,江苏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仅有4.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足点”就是“补足点”。江苏下定决心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首期5000万元,省物理科学研究中心去年拿到省财政资金的支持。在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相关同志看来,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3个基础科学中心,一次性投入了1.3亿元。”
设立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并推进“实体化”运行,正是江苏推动科研范式变革、提升自主创新策源能力决心的体现。
改革,要敢于直击“最难点”。6月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赶往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参加一场期待已久的“全明星聚会”——长三角种业创新实验室联盟成立,28家首批联盟成员集结到位,“我国种业创新面临新挑战,全产业链却缺乏有效整合,迫切需要这样打破学科和区域界限,开展联合攻关。”
打开联合创新的大门,2023年至今,江苏按照“1+N”模式稳步推进实验室联盟建设,已成立江苏省实验室联盟以及3个领域实验室联盟,并在联盟运行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
这样的机制改革,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再熟悉不过。江苏产研院有个响当当的名头——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10年来,江苏产研院大胆探索,凝练出“项目经理”“团队控股”“拨投结合”等创新举措,成立80家专业研究所,孵化1400多家高科技企业,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
2022年初,立志回国创业的剑桥大学博士李昆,与江苏产研院一拍即合,成立剑芯光电(苏州)有限公司,专攻高性能硅基液晶芯片自主化研发。在“拨投结合”模式支持下,创始人团队出资300万元,持股90%;江苏产研院与苏州产研院共同提供近1800万元研发经费,支持团队专心攻关。
“因为看好我们的项目,在天使轮投资期间,苏州工业园区又出资900万元。最终我们占股近80%。”李昆对比发现,这比国外大多数模式都要“先进”。
以江苏产研院为代表,江苏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18年,出台“科技改革30条”,其中约80%有明显突破性,约50%为全国首创;今年年初,八部门联动进一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新增14家省级试点单位并将面向全省拓展,让改革成效惠及更远。
以“产”焕“新”
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总书记强调的新质生产力的催生条件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产业现代化从农村工业化起步,在自我超越中发展开放型经济、园区经济和创新型经济,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引进和跟随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生产力持续跃迁。
然而,经济体量大、产业类型齐备的江苏,也同时面临转型包袱更重、难度更大的挑战。面对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使命,该如何“转”、怎样“融”?
不久前,继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省工信厅内部又进行一次处室调整,新材料产业处、生物医药产业处、新能源产业处等处室职能一目了然。
“改革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先导和突破作用,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省工信厅综合规划处相关同志告诉记者,这个改革“抓手”,就是“1650”产业体系的提升——
去年以来,省工信厅围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逐群逐链建立一个责任处室、一个行动方案、一个专家委员会、一批促进机构、一个品牌活动、一批骨干企业的“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构建集群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锚定改革方向、推进“马力全开”——江苏省16个产业集群全部制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方案,成立167位专家组成的49个专家委员会,确定71个协会、学会等促进机构,建立包括3.9万多家企业的“1650”产业体系企业库。
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样产业分类推进的思路愈发明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之一。6月21日,省政府召开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启动运行暨首批产业专项基金组建新闻发布会,明确拿出500亿元省级母基金,与设区市、省属企业合作设立产业专项基金,引导资本以“长期主义”思维投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持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强化金融创新、壮大耐心资本,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剑荣特别提醒,耐心资本并不是不求回报的资本,只是要通过前瞻性布局,在行业早期投入引导,发展壮大后再择机退出。
“投”与“退”,折射出的是保持耐心、实事求是的作风,也是江苏省这些年来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更新所秉持的原则。
在常州,平均1秒钟,“灯塔工厂”产线上就有一块动力电池下线;在以常州整车基地为半径的长三角区域,实现3小时之内邻里链上配套……常州从瞄准新能源赛道,到成为声名远播的“新能源之都”,仅用了十几年时间。
“本世纪初光伏产业全面发展,基于本地基础,常州主动布局,从2009年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开始,对新能源发展加以引导。”常州市工信局副局长杨军如数家珍:2013年常州实施“工业经济三位一体转型战略”,2021年以来常州全面推进“532”发展战略……2023年,常州市新能源领域规上企业完成产值超7600亿元,增长15%。得益于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常州成功晋级GDP万亿之城。
既“鼎新”也“革固”。聚焦传统产业升级,徐州提出“333”创新生态做大做强工程机械“1号产业”;聚焦“智改数转网联”,苏州市提出打造“全流程服务赋能智造之城”……一批改革探索,推动各地传统优势产业“瘦身塑形”,焕发出新的竞争力。
成事在“人”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为当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去年8月起,江苏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共商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思路举措。
“加强三者协同发展,必须通过高位战略统筹和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和综合改革措施,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刘加平欣喜地看到,循着总书记的指引,夯实人才队伍关键支撑,江苏上下正在探索人才工作新机制。
几个月前,“中国科学家在凝聚态系统中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受到各大媒体关注,让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进入公众视野。“越是前沿研究,越有可能失败,也越不容易获得经费支持。”2019年7月他从美国回到南京时,心中也没底。项目最终能成功,离不开几年来江苏省科技厅和南京大学给予的倾力支持。
青年阶段是科技人才成长的“黄金期”。2012年起,江苏陆续设立省青年、优秀青年、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形成覆盖不同发展阶段、梯度科学、运作高效的人才资助机制,助力他们早出成果、出大成果。
不拘一格降人才。2023年以来,江苏新设“攀登”项目,长周期稳定支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深入实施卓越博士后计划和江苏特聘教授计划;鼓励采取特聘岗位、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才等,进一步优化卓越科研人才培养机制。
育用并举。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还需要探索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新路径,提升工科人才培养水平,为产业创新输送“即插即用型”人才。
多年奔波于产、学、研之间,刘庆深刻感受到产业工程师培养与实践的脱节。2019年起,江苏产研院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启动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把产业真需求、技术真难题凝练为研究生培养课题,以“项目制”“双导师”模式,与高校共同推进产教融合育人。
就在前几天,浙江工业大学毕业生吴永宝通过双向选择入职微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应用工程师。两年前,还在读研的他跟随导师来到苏州,成为集萃研究生的一员。2023年1月,他参与的项目成功孵化成立微旷科技。
从集萃研究生到应用工程师,吴永宝们实现了“无缝对接”。4年来,江苏产研院已与72家高校院所达成战略合作,累计培养集萃研究生超5400人次,孕育出一片校企联合育才的“有机土壤”。
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南通市、县、乡镇三级同步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市千余家企业推行产改试点,覆盖职工126.4万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曾是“人才洼地”的邳州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信息联通、项目联招、问题联处、绩效联评,确保人才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通过机制创新,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劳动关系,一支规模宏大、分布广泛、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新劳动者队伍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