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后,今年我市的中小学生走进校园会发现,与往年不同的是课间休息的时间延长至15分钟了。
近日,市教育局出台《亳州市中小学上好“四堂课”提升全面育人质量实施方案》,“四堂课”就上好思政课、科学课、阅读课和体育课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在上好体育课方面,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春季学期开始,作息时间表有新变化,课间休息时间由原先的10分钟统一调整为15分钟,并规定每天上、下午各组织1次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以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课间10分钟的传统已延续多年,这一改变引起不少关注。有家长在亳州晚报政合民意平台留言咨询,课间多出的5分钟从哪儿来?安全问题如何保证?课间休息时间有什么新花样?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多出来的5分钟从哪来?
2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亳州市第一小学,这时正值课间休息时间。教室门前、操场上,到处是孩子们玩耍的身影。
“你们在玩什么?”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个学生。
“我们在玩跳格子的游戏。”一名学生说。
“你们喜欢课间10分钟还是15分钟?”记者问。
“15分钟!”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
他们告诉记者,课间15分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以前课间10分钟,排队上完厕所就没几分钟可以休息了,现在有更多时间可以玩游戏了!”“我们课间休息好了,上课更有精神了!”
课间多出的5分钟是从哪“挤”出来的?
据亳州市第一小学校长李菁介绍,该校是在保证大课间30分钟不变的前提下,将放学时间延后,“我们是整体将放学时间向后延长了10分钟。”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同样延迟了放学时间。“我们过去上午11点50分放学,现在延迟到12点。”该校校长孟斐说。
课间15分钟有什么新花样?
打篮球、打乒乓球、跳绳……课间休息时间,记者在亳州市第九中学的操场上看到,很多中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
“课间我们有了更多时间运动,身心得到更好的放松,上课注意力也更集中了。”该校八年级学生李丹青说。
亳州市第九中学教务处主任孙刚表示,该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课间主要以趣味性活动为主,初中部主要以运动为主。学校增设了体育设施,增加了体育器材,在公共区域设置了体育器材共享区,方便孩子们随时使用。
亳州市第一小学除了在大课间安排学生跑操、练五禽戏、集体做无绳运动外,还根据实际情况在小课间增加了课余活动内容。今年春季学期,该校还打造了AI体育角项目,下课时由班主任带领、体育教师辅助轮流体验AI体育活动。
“孩子们在屏幕下进行立定跳远、跳绳、跳高等多项运动。智能设备可以经过面部识别和动作识别自动跳转运动项目,设备还可以实现对学生运动行为的科学分析。”该校副校长侯婷婷说。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校园面积相对较小,学校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空间,为学生们设置活动区域,除了由体育老师带领学生们跑操、打篮球、打乒乓球、踢足球外,还开发了一些新的活动项目,如跳健美操等。
课休时间安全如何保证?
家长们鼓励孩子课间加强娱乐、锻炼,但也有家长担心安全如何保证?孩子的教室在高楼层,即使将课间时间延长,也没有充足的时间下楼玩耍怎么办?对此,各学校也采取了新的尝试。
为了保证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亳州市第一小学各教学楼每层分别安排两名老师实施护导,楼梯角也有专人负责课间看护。户外体育、游戏等区域,除去班主任看护外,还有体育老师参与运动与保护,此外还动员各班级推选出安全小卫士,参与到课间的安全管理中来。
据该校教师郭情介绍,新学期,学校增设了许多活动空间,设置了地面游戏区,就近解决班级户外活动问题。除去动态课间15分钟,学校还利用班级图书角、楼梯间设置了开放式阅读区,开展静态课间活动。对于高楼层的学生,课间则由班主任带领在班级进行“课桌舞”“手势舞”,也腾出来了一些空旷空间供学生玩耍。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对扶梯进行了防滑处理,并通过老师提醒、设置安全小卫士和巡视员等方式,全方位保障学生安全。在活动区,学校还设置标识牌和安全提示,安排体育教师、班主任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孩子们的安全。(记者 曾莹莹 丁圆 李锦文 实习生 怀木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