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怡
从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这条“质变”之路,天台走了整整十年!
作为全省山区26县之一,天台义务教育阶段乡镇学校的占比高达84%,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先天条件”并不好。但该县依托“后天努力”,秉持“穷县办富教育、小县办大教育、山区办名教育”的理念,筑起优质均衡教育“大厦”。在其十年漫漫求索路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优秀经验做法。
义务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做到“优质”和“均衡”两手抓、两手硬,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乡村教育长期“仰视”城市教育。在设施不完善、师资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下,乡村教育持续“失血”。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打通“输血”动脉,内生“造血”功能,为乡村教育“止血”是关键。
用实招,为乡村教育“输血”。教学环境与师资力量,是众多学生择校时考量的重要因素,而这也正是乡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的差距所在。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升乡村学校“硬件”水平;另一方面,要拆除办学“篱笆”,通过县域内“城乡结对”、县际间“山海结亲”等方式组建城乡教共体,推动教学经验共享、教师队伍共建,提升乡村学校“软件”水平。
出新招,为乡村教育“造血”。“双减”背景下,教学形式日益多元化,乡村这片土地,给予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乡村学校要发挥劳动实践资源丰富优势,因地制宜设立形式多样的特色劳动课程,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突围”,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超越。例如,天台启动“乡村名校”建设并开发劳动课程数字应用,打造“一校一品”,以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相关经验做法被推广至全市各地。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这满足了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对教育,怎么重视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