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机制,构筑困难群众精准保障“智慧云”。依托市智慧大救助平台,优化低收入人口数据共享比对、数字检测预警和监督转办推送,困难群体救助更加智慧化。发挥“大数据+铁脚板”功能,完善“线上+线下”联动机制,以“一网统管”“一网统办”提升社会救助时效性,低保对象扩围增效与2023年12月底相比增加20人。加强社会救助透明度,通过网站、公示栏等及时发布救助政策、救助对象及救助金额等信息,低保对象精准救助率达100%。
二是强化施策,架起特困对象幸福供养“连心桥”。发挥社会救助协同作用,推动分层分类救助,困难对象生活幸福更加可感可及。截至2024年12月底,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对象生活保障金1505.82万元,惠及低保对象1024户、1252人;发放特困对象生活保障金151.63万元,惠及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人员等78人。全面建立急难救助长效机制,为506户948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09.45万元。充分释放慈善救助“输血”功能,市、区两级慈善救助累计投入经费近408.83万元。
三是创新方式,画好社会救助多元共建“同心圆”。深入推进“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永红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北港街道梧桐苑社区等一批市级社会救助示范点示范效应持续放大。引入多元力量开展社会救助,邹区镇泰村村“‘邻有亲·泰有爱’城市未来村社营造”特色服务项目、永红街道“W爱驿站”等一批社会救助载体得到全社会广泛点赞。提升社会救助经办人员业务技能,获评全市首届社会救助服务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