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高科技”“硬科技”
昆山高新区向“新”求“质”谋发展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希盟科技,精密流体点胶设备能将宽度仅200微米的胶线误差严控在5微米;在业内“一骑绝尘”的昆山协鑫光电,成功创造新的世界纪录——26.36%,1.71平方米钙钛矿叠层组件的稳态效率;江苏科瑞恩科技研发的智慧停车楼节省了超90%的占地面积,并实现“光储停充”一体化……
长度、效率、空间,3个不同的数值,背后是3家不同领域的头部科技企业,它们均来自昆山高新区。面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能否锻造竞争优势、当好开路先锋,考验着这个全国首家县域国家级高新区的担当和魄力。
对此,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道寻有着深刻思考:“全区上下正紧紧围绕‘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创新园区’中心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聚焦一批‘高科技’‘硬科技’企业,前瞻布局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让昆山高新区在推进全面转型中实现新突破。”
从跟跑到领跑,面向前沿领域率先破局起势,昆山高新区始终坚持发展为机、创新为要,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将创新驱动植入产业发展基因,并锁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计算、生命健康等赛道聚势而上、向新而兴。
把手机装进一个看似普通的手机壳,下载专属APP后任选一张图片并点击“投屏”,不一会手机壳表面的电子墨水屏上就出现了这张图片。日前,记者走进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锁了这项新体验。“这款受年轻人热捧的AI手机壳,关键在于这块屏。我们通过技术攻关,使屏幕通过NFC与手机连接传输图片,而耗电量几乎忽略不计。”该公司产品开发部经理刘宏俊介绍。
这家脱胎于清华大学实验室的科技公司,把“自强为本 创新为魂”作为团队精神。从穿戴手表到头戴式VR眼镜,从透明电动车仪表盘到内容切换自如的电子价签……这些新鲜的产品,在清越科技屡见不鲜。也正是凭借小小一块屏的硬核实力,清越科技在市场中强势“刷屏”,PMOLED出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如今,放眼118平方公里的昆山高新区,处处涌动着向“新”求“质”的蓬勃生机:在国家级高新区和全省高新区综合评价中,分别位列第32名和第6名;通力电梯、中科可控、乐美包装等行业头部企业“扎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达108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至68.5%,分别高于全省、苏州、昆山27.2、15.8、28.5个百分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流程,带来了业务模式的创新,这也是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对昆山高新区来说,要向产业高端化迈进,就要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在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尘车间里工人寥寥无几,机械臂不停平移、旋转,一盘盘托盘上指甲盖大小的摄像头被有条不紊地拿取、检测、再放回托盘。落户昆山高新区17年,丘钛科技专注于手机、无人机、车载等设备摄像头的研发制造,成为华为、小米、大疆、科沃斯等行业龙头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面对全球科技行业风起云涌的变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突破?“全面拥抱数字化转型!”该公司营运革新部总监王小生说,在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让公司业务流程在数字化框架下重构,“我所在的部门就是专攻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改造,从而不断提升业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据介绍,丘钛科技2018年起布局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数据实时分析和智能辅助决策,生产效率提升20%,成本降低20%,管理效能提升30%,并获评“2022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目前该公司订单已经排至第三季度末,单月摄像头模组出货量超4000万颗,出货量及销售额保持全球前三。
奋楫扬帆、追高逐新。紧扣“挺进国家级高新区前20强”和“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创新园区”目标任务,昆山高新区将更深层次推进新型工业化,更大力度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更高水平实现经济和社会“两大转型”,源源不断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