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合肥“虫口夺粮”有妙招!“虫脸识别”+监测预警的机器长啥样?

眼下,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光波诱虫、虫脸识别、数据分析、病虫预测……在合肥,一个个智能虫情监测点为全市农田虫情测报装上“天眼”,助力“虫口夺粮”,保障粮食增产增收。

9月4日,记者从合肥市农业经济技术服务管理总站获悉,近年来,合肥积极推动植保提升工程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12个田间智能监测点。

9月4日,在肥东县八斗镇大张社区小潘村,一台显眼的白色机器矗立在稻田旁,它为全市农田虫情测报装上“天眼”,助力“虫口夺粮”,保障粮食增产增收。

能监测能预警 稻田多了“守护者”

当了近20年“庄稼医生”,肥东县植保站站长柯章祥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为农作物“把脉问诊”,用柯章祥的话说,这是一份需要整天守在农田里的职业,走过每块田,拨开茎秆、叶片,找虫子、辨虫子、数虫子。一年四季,虫害不同,调查方法也不一样。

今年7月,柯章祥多了一位“得力助手”。在肥东县八斗镇大张社区小潘村,记者看到,一台显眼的白色机器矗立在稻田旁,像是守护农田的“卫士”。

“这就是智能虫情监测预警系统,这套系统集远程控制、自动诱集害虫、定时采集害虫图片、数据传输、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于一体,能够对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精准预测,还能对主要病虫害作出预警。”

柯章祥告诉记者,水稻生长的各个周期会面临不同的虫害威胁,只有对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精准预测,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虫口夺粮”。目前影响合肥水稻主要的虫害有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

省时省心又省力,科学指导虫害防治

“过去为了提高效率,我们的植保员使出浑身解数,找土法子,比如盆拍法,拿个白瓷盆,放在一丛水稻旁边,拍一下水稻立刻数盆里稻飞虱的数量。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不说,还只能毛估个大概。”

柯章祥说,后来有了自动虫情收集灯,虽然收集虫子省事了,但“数虫子”却又是个头疼的事情。“每次采集一筐虫子尸体回去,需要两三名植保员一起合作,才能数完。光是分类和辨认,就花去了大半天的时间。”

如今,依托智能虫情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植保员田间调查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对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的发生情况也能更加及时地反映出来。

“这套系统对国家一类害虫的平均识别率约为90%,我们在电脑上就可以实时看到每日虫情监测情况,总结虫害的发生规律,从而科学指导农户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

柯章祥表示,目前这套系统在店埠镇和八斗镇有应用。后期,肥东县还将结合植保提升工程田间监测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9月4日,在肥东县八斗镇大张社区小潘村,工作人员正在维护智能虫情监测点。

未来将有更多智慧植保技术骨干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在田迟中稻和单季晚稻面积160万亩,目前处于孕穗后期至破口抽穗期。双季晚稻53万亩,处于拔节末至孕穗初期,预计9月中旬进入破口抽穗。

根据当前病虫情基数、水稻生育进程及气象预报等综合分析预测:全市迟熟水稻主要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稻纵卷叶螟六(4)代偏重发生;稻飞虱六(4)代中等发生;二化螟三代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纹枯病双季晚稻中等发生;稻曲病和稻瘟病双晚感病品种中等发生。

合肥市农业经济技术服务管理总站植保站站长曹超杰介绍,合肥将通过植保提升工程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增强植保防灾减灾能力。“我们将以此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形成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队伍,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方面软实力。”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