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

首页>地方频道>阜阳

颍上县实施“八大工程”推动全县制造业转型升级

聚焦颍上县光伏新能源、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绿色食品、新能源企业及其零部件四大主导产业,按照分行业、分区域、选龙头、树典型、重引导、全覆盖的思路,以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为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基础设施为支撑,加快全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实施标杆典型示范工程。一是支持颍上县龙头骨干企业围绕强基础、建平台、延链条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实施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打造行业应用场景。2023年新增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1家(翔胜科技),2024年,申报中小企业典型示范项目11家、阜阳市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示范试点企业1家(翔胜科技)。二是力争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实现突破,每年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个以上,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推动建设5G全连接工厂。2023年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1家(安徽赛拉弗)。

二、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一是推动规上工业企业诊断服务。依托市级优秀服务商资源库,组织开展数字化改造诊断活动,2023年服务诊断规上工业企业45家,其中深度诊断9家、初级诊断36家。二是加大样板企业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看样学样”,标准化、高质量、低成本快速推动数字化改造。按照省市要求,该指标主要体现为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测评情况。2023年全县完成测评企业105家,完成市级目标任务的120.7%,获得额外加分。2024年截至目前,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测评26家,达到市局目标任务。三是推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试用。根据省市工作部署,借助“羚羊”等互联网平台,推动全县制造业企业试用中小企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截至目前,组织羚羊平台注册认定企业503家,发放数字化软件服务包企业489家。

三、实施区域数字化转型工程。围绕建设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推动区域数字化整体转型开展专题调研。支持经开区创建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推荐经开区申报“一区一业一样板”,已通过市级审核,近期将于合肥开展现场答辩。

四、实施制造业品质品牌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推出更多创新产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2023年培育省级新产品8家、市级工业精品5家、省级工业精品3家、省消费品“三品”示范企业2家。围绕特色产业加强标准研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研制,引导企业以数字化改造赋能提质增效。2023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2024年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待批(燕龙基)。

五、实施绿色制造协同升级工程。坚持数字化引领和绿色化协同,推动数字赋能绿色制造,加速制造业节能降碳。截止2023年底,国家A级绿色工厂1家(澳德矿山)、绿色设计产品企业1家(富瑞雪化工)、绿色园区1家(颍上经开区)、省级绿色工厂1家(安徽赛拉弗)、省工业领域环保“五个一百”推荐目录企业15家。对接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企业3家(新生纺织、牧原肉食、翔胜科技),目前企业按照诊断报告建议进行节能项目改造,2024年,推荐工信部资源回收利用规范化企业1家(新宇废旧资源回收公司),推荐申报省级绿色工厂5家待批(燕龙基、富瑞雪化工、牧原肉食、盛鸿钢构、翔胜科技)。

六、实施工业软件协同创新工程。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积极组织本地企业、高校参加软件联盟,加快软件产业全链条培育。

七、实施智能装备攻坚工程。通过实施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首台套重大装备、首批次新材料政策,支持农机装备、煤机装备、工程机械等重点装备制造领域的关键基础件与整机同步研制,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推动专用车、载货车、粮食仓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八、实施数字化基础支撑工程。着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基础设施,全面部署5G网络。当前颍上县工信局沟通三大电信运行商,开通5G基站1045座,颍上县5G基础网络建设正在加快,为“5G+工业互联网”大规模应用做好全力支撑,实现全县5G网络的全面覆盖,实现党政机关、商业中心等区域、八里河风景区及工业园、新县医院、高铁新区等高人流量区域及周边重要单位5G信号的深度覆盖。同时为5G的信息化应用智慧城市、智慧消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提供基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2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