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清明祭扫高峰,保障祭扫安全,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营造绿色、文明、和谐、安全祭扫氛围,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多管齐下做好清明祭扫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清明期间,全市共开放公墓328个、网络祭扫平台11个,自3月29日—4月1日,已接待现场祭扫群众约4.8万人次、车辆1.1万辆,网络祭扫500余人。
下好为民服务“关键棋”。组织殡葬服务机构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殡葬重点场所、关键服务环节、重要设备用品必看必查,消防设施正常使用、疏散通道通畅无阻,发现的问题隐患必改必消。制定清明督查检查方案,自3月24日起,该局采取“四不两直”形式分组赴县市区公墓开展检查,现场反馈问题,督促立行立改,检查覆盖7个县市区29个公墓。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清明卫士”专项检查,发放《殡葬服务告知书》《关于规范殡葬领域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净化殡葬市场环境。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等制度,殡葬服务机构全员在岗,做到隐患迅速处理、火情及时扑灭,3月29日—30日,全市约1600人次参与清明祭扫服务保障。
下好宣传教育“引导棋”。市民政局会同相关单位发布《2025年“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倡议书》。与市数据资源局搭建“云祭扫”平台,发布“云祭扫”操作指南,引导群众线上寄哀思。制作“文明祭扫”宣传海报,利用城区电子屏、阅报屏、公交电子站牌等291块大屏进行广泛宣传。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联合举办2025年集体生态礼葬暨公墓“开放日”活动,为14名逝者举办花葬仪式,邀请有关单位、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家属代表、志愿者200余人参与现场活动,增强全社会对殡葬工作的了解。各县市区民政局、乡镇(街道)通过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固定宣传牌、深入社区发放宣传单页等多种形式宣传文明祭扫新风。全市经营性公墓、规模较大的公益性公墓设置“鲜花换纸钱”宣传点、移风易俗签名墙,引导群众低碳绿色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