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强调,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围绕“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一目标定位,提出了到“十四五”末、2030年、2035年三个节点的基本考虑,部署了六项重点任务,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南通作为万亿之城、全省的经济大市,要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奋力跑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加快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当前,全省13个设区市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加快布局,努力向“新”而行、以“质”取胜。市委提出为全省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勇担使命多作贡献,既是坚决扛起经济大市应有责任担当的必然要求,也是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和我市自身条件能力出发,顺应发展规律、抓住发展机遇的必然之举。从自身发展基础看,南通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坚实、营商环境好、市场规模大、开放程度高,是全省“1+3”重点功能区中唯一肩负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沿江经济带发展双重任务的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从服务全国、全省大局看,我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阶段抓住了发展机遇,实现了跨越发展。尤其是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在我市交汇叠加,南通站上了跨越发展的绝佳“风口”,更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抓创新、谋发展,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加快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南通而言,关键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历次重要讲话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重要方法论,以务实谋划、积极推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为抓手,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在园区共建、项目合作等方面尽快取得标志性成果,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这次全会审议的《决定》,结合国家、省最需要我们做、我市最有条件去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和着眼长远必须抢先布局的事,逐条逐项对标对表、深谋细研,确保党中央、省委的每一项要求在南通都有相应的落实举措,充分彰显了总书记有号令、江苏抓落实、南通见行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前期已经部署过的,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要继续抓好完善提升、组织推进。对于新思路新举措,则需要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推动落地落实,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坚持全市“一盘棋”,谋“新”重“质”,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当然,并不是和创新沾边都是新质生产力,要切忌把新质生产力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盲目求“新”而忽视了“质”。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导力量,往往具有周期长、投入大、成熟度低、不确定性大等特点,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定力,防止“一哄而上”和“泡沫化”。创新成果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更要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大市场里的商品。工作中,对那些看得准、拿得准的事项,要马上干、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争取发展先机。各地各部门要快速行动、争作贡献,在高质量发展上比学赶超、力争上游;全市上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一步奏响“七虎竞南通、十强逐江海”的时代强音。
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