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随申码”和“电子医保凭证”数据打通,本市参保居民通过扫“随申码”即可在全市400多家公立医院和超过1000家医保药店扫码就医、购药;在大型连锁企业总部聚集的黄浦区,区政务服务中心依托长三角C9联盟设置跨省专员、整合通办“服务网”,让企业跨省办事的成本大大降低;在静安区曹家渡街道,通过在废品回收站点安装物联感知设备,相关部门可实时监测扬尘、噪音情况,一有异常立即进行干预、督促整改……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致力于让市民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便利”。“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则是要实时感知超大城市中的细微变化,进行快速有效处置。精心编织“两张网”,为的是让“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14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组织“我们的人民城市”专题采访,记者来到市大数据中心、静安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了解“两张网”建设如何问需于民、服务于民。
提供精准服务
过去,部分市民使用电子医保带孩子看病时遇到过这样的麻烦,登录“随申办”后“亲属关系认证不通过”,显示未成功绑定亲属码。对此,市大数据中心不断深化“随申码”应用,破除症结。
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介绍,通过增加人工帮办环节,亲属随申码人工审核成功率从90%提升至98%。伴随“随申码”亲属关系服务查询接口开发上线,办理互联网医院业务时提示亲属关系校验不通过的问题得到改善。在交通出行领域,“一码同权”升级改造后,现也已实现“随申码”在“随申办”“随申行”等多端满70元享9折的地铁换乘优惠权益。
立足区域特点,区级政务服务中心持续加强导办、帮办服务,展现上海的城市温度。用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何凡的话说,闵行区有“三多”,外籍人士多、外资企业多、国际学校多。为此,区政务服务中心组建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导办团队,加上可提供85种在线翻译功能的政务服务机器人“闵闵”,共同解决外籍人士业务办理中的“沟通难”问题。同时,成立“闵闵工作室”,针对涉外服务中外籍人员税务高频事项,主动提供不取号业务及咨询常态化服务。
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可在办理公司变更登记等业务时,材料准备阶段就要耗费大量时间。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徐喆介绍,黄浦区在帮办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机制双赋能,对接“随申码”“企业码”,实现了表格数据自动填。线下则形成“店小二”、业务专家、领导干部三级帮办体系,让后台部门跨前为企业提供服务。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五年来,上海“一网通办”始终坚持业务创新,强化技术支撑,打造数字维度上的整体政府。截至目前,“一网通办”个人实名用户累计超8456.3万,法人用户累计达394.2万;“一网通办”平台接入事项累计达3737项,累计办件超过5.78亿;“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好差评”好评率达到99.95%。
坚持从需求出发
人来人往的繁华街区,人们能否“席地而坐”?在南京西路,依托一体化精细化管理指挥平台的“智慧保洁”应用场景,线下业务标准和业务流程在线上得到归集整合,保洁作业人员、工作量、点位信息、问题警报都可进行动态分析与监测,让“席地而坐”成为现实。
静安区数据局局长、区城运中心主任谢志彬介绍,结合南京西路商业街良好的精细化管理基础,静安区城运中心打破原有行政区划,建立了横跨三个街道的南京西路商业街城运分中心,开展跨区域一体式的实体化运作和全要素、精细化、智能化综合管理。“这样的创新模式解决了日常管理力量相对分散,同一条道路三个街道工作侧重点不一、管理标准不一、做法手势不一的问题,使南京西路商业街管理范围的问题响应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坚持从需求出发、从问题出发,以“小试点、大推广”为原则,静安区还先后上线了水管家、数字小区等场景,为基层依托信息化手段做好为民服务工作提供支撑。
在市城投水务公司的支持下,静安区以全市更换新一代智能水表为契机,在彭浦新村街道探索并先行试点上线智能水管家助老应用场景,对社区独居老人用水异常情况进行预警,通过AI语音电话提醒、城运工单转办等形式,实现对重点关注人群、独居老人的关怀。今年,这项应用场景将在静安全区范围拓展推广。
谢志彬表示,静安区将继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围绕“平急融合”,深化“城市运行+应急管理”的值班备勤工作机制;依托公安视频共享平台,整合街面、小区、公园、商圈等各重点区域的视频,搭建统一的城运侧视频中台;开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分析系统,注重分析态势、发现规律、督办质量,及时发出管理提示或预警。(记者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