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埇桥区供销社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抓手,不断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县域商品流通、社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并取得突出成效。先后荣获省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省供销社综合业绩考评一等奖、全省县域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单项奖等荣誉,连续3年在市供销系统综合考核中位列首位。近日,埇桥区供销社获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规范基层组织体系
提升流通服务水平
埇桥区供销社大力开展基层组织规范化创建,统筹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截至目前,建成202家村级供销社,实现全区329个行政村(居)供销社全覆盖;按照《埇桥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推进镇(街)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镇级供销为农服务中心建设,预计2024年底建成镇级供销为农服务中心5个,因地制宜探索基层社资产、财务、人员、考核等的统一管理。
紧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深度融入“强县域”行动,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完善以流通骨干企业为支撑,市区为枢纽、乡镇为节点、村级为终端的区乡村三级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全系统累计建成区域农资配送服务中心6个、种子配送中心1个和粮食集散中心1个,年实现农资销售14万吨、120万斤小麦良种、粮食购销5.4万吨。
聚焦农产品流通主业,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发挥“云对接”优势,加快推进农超、农企对接,建立农特小食品集散中心2个,建设低温冷藏库容4000立方、乡镇(社区)大型综合超市17家、村级(社区)供销直营店及村级综合服务社122个、蔬菜产地集散中心3家。
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半径,通过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优势特色生产基地,打造农畜特产品特色基地、果蔬生产基地共3家。开放办社,打造物流平台,促进村级综合服务社提档升级,提高商品的配送率和行政村覆盖率,通过战略合作,提高物流配货运输能力,更好地服务流通网络建设。
加强地区合作,组织参加“苏州供销大集”“合肥供销大集”“宿州供销大集”等各类产销对接活动。探索“村级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基地综合加工利用”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成立宿州市埇桥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入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培育名单。
打造社会化服务体系
拓展为民服务领域
顺应农业生产方式发生的深刻变革,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构建以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社有企业为龙头、基层组织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全程农业托管服务,通过从生产厂家直接采购农资,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价格优势,从源头上杜绝化肥、农药、种子等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农民外出打工,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打工”品牌得到了各方点赞。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开展“菜单式”“保姆式”土地托管服务,将服务链条延伸到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技推广等领域,拓展到耕、种、管、收、加、贮等各个环节。2024年,全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5万亩,较上年增长21.56%。
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为牵引,创新供销社服务组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双社联动”合作模式,推动耕地集中连片作业,使用优质化肥、测土配肥,控制化肥使用量,减少肥料面源污染,每亩减少化肥使用量5%-10%;统防统治科学用药、精准用药,降低农药使用量10%-15%,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达90%以上。2024年,区供销社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1748万元,粮食作物平均每亩增产10%-20%,每亩粮食作物节支增效100-200元,有效增加农民群众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完善社有资产管理体系
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坚持社企分开和社有资本向为农服务主业集中,培育壮大社有企业,一体推动社有企业集团化建设、公司制改革,建成区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实行市场化的用工制度和薪酬分配机制。
稳妥推进企业改制,大力推进产权改革,通过公开拍卖、公开招租及推进旧房征迁补偿,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截至2024年11月,社属第一工业品公司改制所需405万元资金已兑付380万元,改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全面清查原31家基层供销社、19家直属公司、5家轧花企业等社有资产,厘清产权关系、明确资产现状,确保账实相符、账果相符。分期分批、先易后难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对系统内资产存在产权属混乱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成功收回一批基层社企业长期被侵占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