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我市被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明确为用地用林合并审批试点市,市资规局积极探索“六统一”机制,全面推进“一并受理、一次告知、同步审查”模式。4月1日,全国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现场交流会在宿迁召开,专题交流学习我市经验。
一是统一调查,实现“一调多用”。依托在全省率先建成的市级调查监测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构建全市统一地籍调查工作机制,实现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用地审批、土地供应、规划许可、规划核实、不动产登记等多个阶段“一套数据”摸清资源家底。涉及用地用林报批地块,由一支队伍统一开展现场勘界调查,为统一底图打好基础,实现调查监测数据横向联通、纵向贯通。
二是统一底图,实现“一图共管”。坚持国土空间唯一性和地类唯一性,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为底板,明确耕地、林地管理边界,以此开展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在用地用林联动合并审批工作中,依据“三调”底图和林保规划,结合现场调查情况,综合考虑地类来源,科学合理认定地类,有效推动解决耕地、林地交叉重叠以及同一地块“双占补”等问题。
三是统一规划,实现“一规总揽”。充分发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引领统揽作用,分类推进各类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实现耕地、林地、湿地等科学合理布局,综合平衡资源要素配置,解决空间上的矛盾冲突。在新一轮公益林优化落界过程中,优化剔除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的地块27万亩,补划重要生态区位地块9万亩,进一步完善了“多规合一”空间治理体系。
四是统一执法,实现“一体监管”。构建前端保障、中段监管、后端查改、终端闭环“大执法”工作格局。将过去土地、林地、测绘、矿产和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由不同处室分头立案、查处和执法,调整由执法监督处统一负责,做到“一支队伍管执法”,各类违法查处材料统一扎口;将土地、林地、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等各类卫片监测、巡查及核查工作调整由监管保障中心负责,实现多类图斑统一外业巡查、核查。
五是统一管制,实现“一事统办”。推动用地用林审批业务融合。将林地、土地等地类认定由多个处室负责调整为由调查监测处统一审查认定;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林保规划等多项符合性审查调整为由空间规划处统一审查;将土地报批规费、森林植被恢复费调整为由财务处统一审核征缴;将原用地、用林综合审查、审批事项和归属市级权限的准入论证事项调整为由用途管制处统一负责,实现了“一个口进出”“一件事一次办”,精简报批材料40%,审批时长压缩40%。
六是统一编码,实现“一码通管”。利用不动产单元代码“一码”贯穿用地用林联动合并审批流程,通过空间位置叠加建立宗地一码与详规地块编码的关联关系,构建一码通管工作机制。一码通管进一步推动各类数据关联共享,实现“测调规、批供用、补查登”等业务相互融合,有效支撑保障用地用林合并审批以及项目全生命周期监测监管、数据共享、成果归集等工作,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