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杭黄携手,共筑发展新高地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川流不息的新安江,把“人间仙境”黄山和“人间天堂”杭州紧紧连在一起。

2024年以来,我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推动杭黄城市合作,共推绿色发展,共谋产业升级,共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生态共治固根基

浙皖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亮色。

2012年以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不断推进;2023年,黄杭合作升级为以“浙皖合作十件事”为代表的资金、产业、人才全方位合作体系。

去年2月2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毅率队与浙江省发改委、杭州市政府,就共同推进杭黄两市2024年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工作展开会商,推动《2024年度“浙皖合作十件事”》《2024年度杭黄两市合作事项清单》印发实施,目前有关事项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今年2月11日,何毅再次率队赴杭州会商合作,双方认真总结2024年度合作区建设工作,并共同谋划了2025年度工作和杭黄城市合作事项。

在机制共建上,我市积极配合皖浙两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联合办公室工作机制(暂行)》和《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发展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资金、产业、人才等多元化补偿合作。

在联防联控上,我市积极构建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司法协作等机制,浙皖两省三市七地共同签署《关于加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检察协作实施意见》;杭黄两市共同举办新安江—千岛湖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暨杭黄上下游联动处置应急实战演练,签订10条县级跨省(市)河流联防联控协议。据悉,2024年,新安江跨省界断面水质补偿指数(P值)为0.84,连续13年优于皖浙两省协定的考核标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我市还将坚持以水质考核P值为导向,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抓好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工作,努力将新安江打造成为山水相连、人文共美的美丽河湖建设新样板。

产业协同促发展

一江清水牵起黄杭,情系皖浙。从“一江共护”走向“一域共富”,现如今,杭黄两市不仅致力于生态保护上的协同,更将目光投向了特色产业的协同发展。

去年以来,我市组织“歙采缤纷”“田园徽州”等名特优新农产品参加杭州土特产年货节、2024年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广周等活动,促成“田园徽州”等品牌与杭州市徽州商会、移动通信达成深度合作,7家企业入驻浙江省网上农博平台,“田园徽州”等3个系列、30余款产品入驻杭州市上城区市民街乡村振兴帮扶馆,实现新安江上下游地区农产品供需市场深度链接。

为推深做实区域合作,两市还不断加强项目招引工作,积极开展“合作区投资行”活动,统筹推进杭黄两市国有企业交流。2024年以来,我市累计新签浙江地区投资项目103个、协议投资额134亿元,促成4个亿元以上项目落地杭黄绿色产业园,协议总投资9.8亿元;助力两地国资部门围绕资本合作等建立五大合作机制;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杭州吉利、零跑等车企建立供需合作机制,为产业合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在文旅合作上,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建德千岛湖通用航空机场短途运输航线正式开通;我市依托2024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2024黄山马拉松官方训练营(杭州站)等活动,与杭州市互通参与高水平体育赛事10余场次;

与杭州市有关部门共同举办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跨省合作推进会和“消费帮扶·E路杭行”杭黄共建银发经济共推绿色康养活动,共同发布文旅互惠政策,联合推出8条“杭黄世界级廊道黄金游线”;黄山旅游股份与蚂蚁集团打造“黄山空间智能体”,与浙秀集团共建徽秀·黄山演艺城,推动“数字+文旅”场景落地。

频繁交流的背后,黄山正在积极探索更长远、更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新路。未来,黄山将依托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国家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等重大平台,大力发展培育医疗康养等六大高端服务业,推动“医、养、健、游、学、食、美”跨界融合,持续打响“田园徽州”“黟品五黑”“歙采缤纷”等区域公用品牌,深入探索资金、产业、人才等市场化、多元化合作机制,让两市合得更紧密、融得更和谐。

共建共享惠民生

“进行体悟实训的这一周,我们重点梳理了当地乡村产业发展的特点与特色,收获颇丰。”屯溪区屯光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程西媛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体悟实训结束后说。

选派干部前往浙江省开展体悟实训是杭黄两市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一个生动缩影。2024年,我市持续选派干部、村书记、专业技术人员和组工干部赴浙江省开展挂职交流、跟班学习或体悟实训,先后为我市产业发展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110余个;借助“长三角高校行”等活动契机赴浙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与杭州地区高校院所签订技术合同3项,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挂职。

去年3月7日,浙皖深化智慧教育合作推进会在屯召开,会上发布《浙皖两地数字教育资源共享黄山共识》,目前我市1.2万余名中小学教师已注册使用之江汇教育平台;去年5月11日,2024年杭州都市圈教育专委会暨六市教育局长会议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2024年杭州都市圈教育领域重点合作计划和深化教育合作交流活动方案,并就不断推动数字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在教育共建上,我市还不断加强与杭州名校合作,与杭州8个区县教育局及15所相应学校结对共建。同时,助力黄山学院与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就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达成初步共识,黄山市技工学校与杭州市技师学院就合作设立师资培训基地挂牌合作事宜取得实质成效。

除了在教育和人才上加强交流合作外,在医疗共建上,2024年,我市不断加大与浙江省高水平医疗机构合作交流力度,全年先后选派42名医务人员赴浙江挂职进修培训,邀请杭州市30人次优秀医学技术人才来黄交流,助推祁门县中医医院挂牌成立“杭州市中医院技术指导医院”,歙县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共建区域专科(心血管)医疗中心并完成2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

如今,杭黄两地的合作已经从最初的生态保护拓展到了产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携手十余年,两地不仅成功推动了生态保护战略的迭代升级,实现了补偿机制的多样化,更在合作模式上大胆创新,共同书写了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展望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化与杭州市的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元化、更深层次的区域协同发展路径,续写更加精彩的杭黄合作新篇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4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