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履设计“一键”生成、眼科疾病AI诊断、道路积水实时上报……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将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记者8月13日从温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座谈会暨智算算力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一次专班会议上获悉,由市数据局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编制的《关于促进温州市新型算力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发布,为我市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壮大,促进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制定“作战图”。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成为了各地争相竞逐的新赛道。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力建设中国(温州)数安港、国际云软件谷、人工智能谷等重大产业平台;围绕国产芯片制造研发、软硬件适配、基础及行业大模型开发应用、算法调优、数据标注等领域,招引了一批人工智能企业、项目;同时联合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大模型、芯片制造企业,筑牢算力服务底座,加速推动各类场景应用的孵化与落地。
然而,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抢抓“东数西算”重大战略机遇,让步伐迈得更稳更实?统筹算力空间布局是第一步。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算力是人工智能最基础的要素之一,影响着大模型迭代和创新的速度,而算力基础设施则是算力的载体。根据《实施方案》部署,我市将按照“1+5+N”一体化总体布局,集中打造“1”个市级低碳新型高算力集群,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推动区域联动合作,改造提升“5”个区域公共算力节点,以及互补复用“N”个商业化算力中心,为浙南闽北赣东区域提供普惠算力服务,提升算力效能。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多家算力运营主体已建成投用算力资源1323P。
数据和算法同样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要素,犹如烹饪,数据是“制作”人工智能系统的“食材”,而算法则是决定“菜品”口味的食谱。因此《实施方案》提出,要立足中国(温州)数安港等产业平台,培育发展好数据要素市场,探索建设数据标注基地,同时还要加快打造以医疗健康、交通物流、企业信用等领域数据集为特色的数据交易平台,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有力支撑;在算法方面要依托市级算力统筹调度中心建设公共算力服务管理平台,推动算法服务的集约化、标准化、便捷化和平台化发展。
发展“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在《实施方案》中,加快创新场景应用的具体任务包括:赋能实体产业,聚焦温州“5+5”双万优势产业,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生产、智能排产、智能化装备、智能化定制、数字孪生与仿真优化、智能物联等方面的应用创新;赋能群众生活,推进智慧医院、智慧康养和智能公共卫生服务建设;赋能城市治理,在政务、司法、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智能场景示范应用,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安全治理能力。
会议还透露,下步,我市将加速推动《实施方案》落地出台,同时加快制定完善《温州市“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立算力合规指引、布局管控等机制,出台算力券等激励政策,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顾问团,建设算力统筹调度中心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等,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记者 吴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