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出席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尽责,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关切等,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合肥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立法护航“智慧”汽车
助推产业驶入“快车道”
议案名称:制定《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科技与产业竞争的新制高点。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国内先发城市通过立法和设立政策先行区的方式,积极推动并开展大规模全车型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合肥主动适应趋势,充分借鉴先发地区做法,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目前,合肥已集聚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传感器件、芯片、车联网企业。这些中坚力量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要素,探索自动驾驶仿真和L4、L5级安全验证技术;开发车路协同应用系统等智能汽车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车路行融合的全栈式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圈。
代表们认为,技术发展一般超前于政府管理政策制定,这是影响新产品应用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合肥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管理应用政策体系仍处于建设完善之中。为此,代表们建议,尽快制定《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条例》,确立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循序渐进、法治保障的原则,使得智能网联汽车在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运营管理、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事故及违法处理等方面有据可循,助推合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
防治噪声污染
让城市更宜居
议案名称:修订《合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合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自2009年施行以来,在防治环境噪声污染、改善声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公众对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2022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施行,对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要求地方政府指定相关部门履行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职责。
代表们认为,现需通过地方立法与上位法规定相衔接,与国家、省噪声污染防治新安排部署相协调,这既是守护市民身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切实需要,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要求。
代表们建议,借鉴先发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合肥实际,尽快修订《合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强化源头控制,完善联动机制;加强分类管理,细化法律责任;落实社会共治,加强宣传普及,为合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与规范约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多点发力“稳就业”
夯实民生“压舱石”
议案名称:进一步推进落实合肥市稳就业政策措施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合肥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推动实施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建设“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支持毕业生求职创业,相关工作获得省级表彰。同时,代表们在调研中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也存在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
为此,代表们建议,进一步强化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齐抓共管,凝聚就业工作合力。持续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智慧就业”等业务系统设计,实现信息“上下联动、左右联通”。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持续深入开展对我市职业技能培训现状的调查研究。充分、灵活运用新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创新和丰富培训内容,健全终身培训制度,加快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强化资金使用全程监督,落实就业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强化社会参与的监督机制,让就业政策更好惠及民生。
按下城中村改造“快进键”
打开城市发展新空间
议案名称: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
城中村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形成,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近年来,合肥高度重视城中村改造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谋划,目前重点推进老合钢片区、大铺头片区、周谷堆片区、卫岗王卫片区等区域城中村改造工作。
代表们认为,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不仅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调整优化城市结构与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城中村改造全力“提速”,群众生活才能“提质”。
如何让城中村改造按下“快进键”?代表们建议,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以地方国企为实施主体,通过承接债券资金与配套融资、发行债券、政策性银行贷款、专项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也可公开引入社会资本方。同时,统筹考虑产业发展问题,根据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在城中村改造中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引入优质产业项目,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如此,还要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例如广州的“房票”模式、杭州的“政府主导、做地+收储”模式,探索出一条城中村改造的有效路径。
加快推进充电配套设施建设
缓解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
议案名称: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配套设施建设
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各项产业政策不断出台,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不过,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在驾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里程焦虑”,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同样十分关心。
代表们认为,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缓解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需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充电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与新能源汽车增长速度相匹配,对于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代表们建议,相关部门将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市专项规划,确保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服务站与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建设,结合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加大对公共区域充电桩或充电设备设施的投入力度。此外,通过集体规划、资助补贴、减免税费等方式,鼓励企业优先发展绿色环保充电设施,鼓励充电运营企业等接受业主委托,统一提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等服务,更好推动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擦亮合肥文化标识
铸造城市文化品牌
建议名称:挖掘城市文化基因构建合肥文化标识
文化是一座城市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强大支撑。文化标识是一种集理念、风貌、人文精神等于一体的文化符号,是文化自信和文化竞争力的显著标志。
杭州曾发布包括宋韵文化、西湖文化、富春山居等在内的16个文化标识,泉州报送的郑成功等4个文化标识入选省级榜单,均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和共鸣。
如何构建合肥文化标识?代表们建议,持续挖掘和解码合肥文化基因,举办“合肥文化标识”评选活动,经专家评委评估后,由网络投票评选出一批大众认可度高、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标识。加快培育和构建合肥文化标识体系,突破以某一位名人、某一段历史为对象的研究方式,加强对合肥地域整体文化的挖掘与利用。
在提升文化标识知晓度和影响力上,代表们建议,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创作拍摄文化标识系列纪录片、动漫和网络视听作品等,提升合肥文化标识传播效能。同时,多元开发文化应用场景,依托庐阳“走读老城”、三河古镇、合柴1972文创园等文旅项目,创新打造文创产品、文化地标和文化IP,加速上下游文化企业集聚。此外,运用“文化标识+科技”“文化标识+创意”等手段,推动文化与旅游、生态、健康、居住等产业深度融合,让“科里科气”的合肥散发“文里文气”的魅力。
做大做强智慧农业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建议名称:持续支持合肥市智慧农业创新产业发展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食品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在市、县两级财政持续投入下,合肥智慧农业谷等项目建设已初见成效,奠定了全市智慧农业创新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代表们建议,智慧农业的发展,研发投入与应用推广投入同等重要,可以通过采用“揭榜挂帅”等科技项目实施方式,谋划一批智慧农业、数字化农业攻关项目,提升农产品单品产业链数字化服务能力,解决农民切实关心的生产、流通、销售等问题。
在农业数字化人才培育上,代表们建议,完善从事农业数字化人才的评价机制,依托新型研发机构等扶持政策,出台政策细则,允许农业科技创新单位自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人才界定与职称评定。同时,重视本土人才培养与提升,在合肥从事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满10年以上表现突出人员,可享受合肥人才认定政策的优惠待遇。
记者 葛清政 代敏 许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