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入伏后到9月上旬,高温、暴雨、强光照、病虫草害、菜田易旱易涝等因素,对蔬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蔬菜“伏缺期”。
今年夏天,合肥市民的“菜篮子”如何保供?连日来,记者走访菜农、“伏缺菜”生产基地得知,今年本地“伏缺菜”规模化叶菜基地2.19万亩,预计7~9月产量3.6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4.27%,近20个蔬菜品种丰富市民“菜篮子”。
蔬菜基地生产不断档
“伏缺期”菜价稳
合肥绿悠悠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本地“伏缺菜”的供应大户。眼下,合作社的1000余亩蔬菜大棚内,小青菜、毛白菜、空心菜、生菜等蔬菜长势良好,每天有十余吨“伏缺菜”运往周谷堆批发市场和市内各大超市。
“以前到了三伏天,叶类菜难以生长,产量也不高,导致本地新鲜叶类菜供应比较紧张。这几年,农技人员时常来这里进行田间指导,传授种植伏天蔬菜的‘窍门’,通过引种新品种,产量上来了,价格也基本保持平稳。”合肥绿悠悠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文静说。
在安徽省盛隆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内,每天有2吨的红苋菜源源不断地运往合肥各大农贸市场。这里有7名采摘工,最近天气炎热,为了避开高温时间段,工人们凌晨3点就开始采摘红苋菜。
“大棚安装了遮阳网和喷灌设备,每晚8点左右会集中给蔬菜浇水,每次灌溉约1个小时。”公司负责人李海涛告诉记者,三伏天除了要注意给大棚蔬菜降温补水,采摘下来的蔬菜也要及时进行锁水保鲜。
“每筐红苋菜上会铺一层水毯,然后统一送往冷库进行预冷,预冷完成后,蔬菜再通过冷链运输发往各地。”李海涛说,经过预冷处理的蔬菜品质更为稳定,能在原有保鲜时间上延长三天左右。
加大“伏缺菜”供给
拎稳市民“菜篮子”
为有效应对夏季蔬菜“伏缺”,保障市民“菜篮子”,市农业农村局及时落实种植计划,要求各地伏缺蔬菜生产符合无公害标准,执行栽培技术规程,建立田间档案,做好生产记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方面,依托合肥市农业行业首席专家工作室,指导各地选用种植抗热、耐湿、抗病的蔬菜品种,如抗热青、早生华京、四季青菜、夏王,抗热矮脚白、矮杂1号小白菜等。
另一方面,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指导种植户做好田间管理,采用连栋大棚、钢架大棚等设施进行生产,通过覆盖遮阳网、采用微喷滴灌设施帮助蔬菜“补水降温”;应用防虫网、粘虫板等生态技术减药减肥,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克服三伏天高温、旱情,安全生产上市。
此外,合肥与周边地区连续多年合作共建蔬菜基地,今年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供肥蔬菜以特色菜、精品菜为主。伏缺期间,有来自合肥周边霍山的高山豇豆、舒城的高温平菇、霍邱的毛豆、岳西的茭白、寿县的西红柿、金寨的香芹等优质蔬菜超6000吨,进一步补充合肥市民“菜篮子”。
“今年本地‘伏缺菜’规模化叶菜基地2.19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43%,主要品种为上海青、毛白菜、生菜、空心菜、苋菜、韭菜、木耳菜等,还有地产辣椒、南冬瓜、丝瓜、莲藕、瓠子和金针菇,以及合作共建的高山蔬菜等。”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卫晓敏 实习生 汪鑫 通讯员 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