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秦淮区探索“法治+非遗”普法新形式

秦淮区创新普法形式,探索出一批普法“非遗”融合的法治文化产品,利用非遗文化传播法治精神培育和增强全民法治信仰和法治信念

一是彰显品牌,培育非遗法治文化。法治元素嵌入面塑、泥塑、秦淮灯彩、剪纸、南京白局等作品创作举办非遗法治作品征集活动开设非遗法治学堂。其中南京白局《悔毒》皮影戏《沈万三来理财》,普法趣味性与非遗艺术性紧密融合,有力提升普法宣传影响力。

二是艺润童心,非遗法治活动进校园。构建一校一品一特色的非遗教育格局推广青少年非遗法治实践鼓励孩子成为非遗文化使者、非遗法治传播形象代言人,让古老技艺、民间艺术后继有人,让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扎根于心。

三是法护非遗,加强非遗司法领域保护。设立非遗、硅巷等五个知识产权保护微法庭(诉非对接工作站),成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司法保护工作站,深化非遗纠纷诉源治理从源头减少涉非遗侵权的案件。20247月,非遗绒花作品传承人起诉模仿者一案在秦淮法院获得支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