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以下好“一盘棋”、做实“党建+”为抓手,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充分挖掘各党支部工作亮点,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效力、具有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基层党组织,形成“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的党建品牌矩阵,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在实处,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该院外科第十三党支部成立于2022年10月,支部由疼痛科、介入科、导管室组成,现有党员8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正式党员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其中含医学博士1人,研究生3人。支部党员干部以基层支部共建活动为抓手,发扬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党建和科室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与为民服务能力,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支部创立了“进基层、心连心、祛病痛”的特色服务品牌,党员干部们不断走进基层,为百姓送医送药,方便当地患者就近诊治,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紧抓理论学习,强化自身建设
该支部成立以来,一直将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作为支部建设的一大抓手,组织支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并进行讨论,举办了“二十大”知识问答竞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支部系统学习了全会中关于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部分内容,集中讨论了支部如何在新医改阶段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等问题,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继续加强对支部党员的考核,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党员当好表率。
加强支部共建,共抓内涵建设
2023年6月,该支部与巢湖市官微社区党委联合结对,进行支部共建,努力建设创新型党支部。结对共建1年以来,联合组织了多次义诊、慰问以及主题教育活动。2023年7月在巢湖市官圩社区开展了迎“八一”退役军人义诊活动,为社区退役军人及家属、社区百姓进行免费体检、诊疗与科普宣传,该活动得到了巢湖日报、合肥文明网的报道,获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评。2024年7月,与官圩社区共同组织了雍景湾小区义诊,该义诊服务了小区3000人口,现场为数百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该活动同样得到了巢湖日报和巢湖电视台的采访和报导。2023年防汛期间,该支部组织慰问防汛站值守人员,向他们在艰苦环境下守护一方水土安全表达了崇高敬意。另外,支部共建活动还组织了2场主题教育红色观影活动。2024年8月份,官圩社区党委通过支部向医院捐赠了380箱酒精、口罩等医用物资。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了丰富了支部共建活动的内涵,紧密了该支部与社区百姓的联系,扩大了支部及科室在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耕基层路线,贴心为民服务
在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该支部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优质医疗服务需求,从专业角度出发,在医院相关部门与医共体办公室的牵头下,与医院医共体协作单位黄麓镇卫生院、夏阁镇卫生院党委进行紧密合作。支部安排科主任及骨干医师于每周三在夏阁镇卫生院坐诊,每周五在黄麓镇卫生院坐诊,为基层百姓提供介入疼痛诊疗服务,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支部党员还积极加入镇政府与卫生院主导的慢性病筛查活动,将慢性疼痛性疾病筛查加入慢性病筛查活动中。该活动自2024年4月开展,每周一、周五,支部派遣王炎主任、金学廷主任赴黄麓镇卫生院参加筛查和诊疗服务,每周三、周四赴夏阁镇卫生院参加筛查和诊疗服务。由于筛查活动于每日清晨6点-8点半之间,故支部两位主任每天早晨五点起床,自行驾车前往卫生院,6点前与卫生院筛查人员汇合前往相应村委会开展活动。有的乡村路途遥远,且位于山区,道路蜿蜒崎岖,但支部所有党员干部毫无怨言,风雨无阻,准时准点前往,热情周到为人民群众送医送药,免费为两地基层乡村老年颈肩腰腿痛、关节痛、神经痛等患者进行诊治,并进行科普宣传。一年以来,支部共为上万老年患者进行了医疗咨询与诊治。支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消除百姓病患。持续加强基层党建与业务融合,用心、用情、用力全面推进科室、医院高质量发展。
注重党建引领,提升专业水平
推动党建引领与科室事业发展同频共谱、互促共进,以党建促事业“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是实现科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党建引领,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促进了科室临床事业的发展。自开展结对共建和下基层义诊、坐诊以来,科室各方面指标均取得了明显提升,门诊量提升超过20%,住院人次增加了33%,手术量增加了28%,治疗人数也迅速增加,有力提升了科室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党建引领,建立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党支部,发挥了党建工作的核心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智慧与创造力,以特色党建活动有效推动了科室发展。专业技术水平方面,科室申请了多项核心新技术新项目,如胶原酶融盘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鞘内镇痛系统植入术治疗难治性癌痛、脊髓电刺激(SCS)植入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多项技术填补了我院空白,鞘内镇痛技术获得了安徽省“省内领先”技术认证。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椎体成形术在疼痛科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让患者得以用微创技术治疗代替以往需开放手术才能解决的病痛,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科室的医疗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聚焦人才培养,优化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是支部和科室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保证支部和科室顺利发展的必要保证,是支部建设和科室前进的动力源泉。因此,支部将人才和梯队建设放在重中之重位置。疼痛科是一个近年来才发展的新兴科室,跟传统科室相比,疼痛科在百姓中知名度和认可度不高,亟需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科室内涵。为此,科室党员干部不断提升学历、职称、教学与科研能力。支部书记、疼痛科副主任王炎攻读了博士学位,并通过了正高评审,成为了党支部第一个博士和正高职称获得者,王炎也入选了医院“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期间,发表了4篇SCI文章、核心期刊10余篇,成为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每年指导带教3-4名硕士研究生,同时也担任了安徽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我院疼痛科成为疼痛学分会副主委单位,多次获得了医院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质服务明星等称号。基层党建方面,2023年度获得医院党支部特色党建项目评选二类项目1项,2024年度获支部特色党建项目获得1类项目第一名。目前支部科室已形成正高-副高-主治-住院完整职称梯队建设,人才梯队中多人具有硕士学位,人才梯队建设日趋完善。(鲍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