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论英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正向激励机制,也是一项反向倒逼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嘉兴经开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47.9万元,列全市第一,比上年增长51.1%。
在有限土地上,如何实现更高水平利用、更高质量发展?嘉兴经开区积极推动亩均效益增长,使其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和“动力源”。
推动“寸土”生“寸金”,使企业发展更具含金量、含绿量和含新量。
腾笼换鸟,让含金量更高
浙江金连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微型精密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公司落户嘉兴经开区嘉北街道,租用7500平方米厂房用于生产。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厂房无法承载发展需求。
“获悉这一情况后,我们助力企业在周边拿下此前腾退出来的近20亩工业地块,让企业有了更充足的空间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嘉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生产基地计划今年一季度投入使用,该公司将力争3年内达到年销售收入5亿元,占世界芯片探针零件市场份额超过10%,成为此细分市场的世界第一。
“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就像一把标尺,测出企业发展动能、绘出企业发展方向,用高质量发展逻辑激励企业放出质效双升的“大招”。
嘉兴经开区以产业转型为抓手,激励亩均效益领跑者、倒逼亩均效益低下者,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助力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在北部区域,低效用地攻坚行动持续推进;在城南工业园区,企业“退低进高”深入开展,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提升或者腾退低效企业,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的亩均产出水平。
2023年,全区累计整治高耗低效企业31家,腾退低效用地703.36亩,累计腾出落后用能1.02万吨标煤,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5%,列全市第一。
凤凰涅槃,让含绿量更显
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过程,必然是一个“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过程。
如何实现“凤凰涅槃”?浙江禾欣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传统企业打样。公司前身是1984年创立的嘉兴麂皮厂,从事合成革制造已有40年历史。
2017年,公司将转型重点放到绿色设计上,目前设计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73%。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原料生产、合成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推动合成革工业可持续发展。
走进禾欣新材料生产车间,就算站在产线旁边,也闻不到半点异味。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也让公司成为嘉兴经开区唯一兼有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和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三项荣誉的企业。
数字赋能、节能降碳,嘉兴经开区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完成率均达到100%,“两化”改造拉动投资17.5亿元,完成率117%,绿色化改造节能量提前超额完成市定年度目标任务,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攻坚项目完成率均列全市第一。
目前全区累计创建成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市级绿色工厂10家。
创新驱动,让含新量更足
巨力自动化设备(浙江)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车载新能源驱动电机及无刷电机、有刷电机的智能成套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由该公司研发制造的生产线正在进行调试。“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引擎,我们正谋划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进一步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用具有开创性和领先性的产品开拓市场、推动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要制造,更要智造。嘉兴经开区始终将创新作为走在前列的核心驱动力,用科技创新解决问题、挖掘潜力、开拓境界。2023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2.72亿元,同比增长19.1%、列全市第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9.72亿元,同比增长65.3%、列全市第一。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和规上企业“高新化”齐头并进。作为高端外资集聚地,嘉兴经开区规上外资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一半以上,且研发中心基本在境外。
锚定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企业清零行动,嘉兴经开区开展攻坚突破,2023年完成清零27家。采埃孚福田自动变速箱(嘉兴)有限公司、克劳斯玛菲机械(中国)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仅实现营收大幅提升,更带来税收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