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旅游快报

南京首批“无废景区”出炉

一块随地丢弃的金属角料是“工业垃圾”,但用金属角料做成的文创却是令人追捧的“艺术品”;路面上的动物粪便让人避之不及,但发酵成的“生态有机肥”却是一袋难求的土壤改良剂;智能光控照明的LED伞灯不仅节能,也成为“醉美滨江”风光带上的“智慧之光”……近日,南京首批“无废景区”出炉,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红山森林动物园、南京眼旅游区等名列其中。

或源头减量,或变废为宝,最大程度减少固体废弃物最终填埋量,让资源从一次性的“线性消耗”转向物尽其用的“循环利用”,也将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这样的一种管理理念就是“无废”。自2022年《南京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发布以来,我市已建成“无废工厂”“无废学校”“无废社区”“无废景区”等一批“无废细胞”,推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与其他“无废细胞”相比,“无废景区”不只是“无废”治理模式的具体实践,还是让“无废”理念“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游客们来到景区,在阅读生态知识展板、购买低碳商品、参与资源回收活动的过程中,对“无废”理念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到“行之”。景区以其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属性,成为“无废文化”展示、传播和交流的天然阵地。“无废景区”运营的关键,在于让“无废”和“景区”相互成就。“无废景区”在助力“无废文化”传播的同时,也把“绿色环保”打造为自己的“新招牌”。

旅游消费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获得相关文化体验、身份定位和价值认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愿意为“绿色产品”“绿色服务”买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实现“无废文化”对景区的赋能效应,就需要推动生态文明价值观与景区自身文化价值深度融合,让废品的利用更资源化,也更艺术化;让能源利用更集约化,也更智能化;让景点设计更生态化,也更人性化。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期望未来以行动来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智慧滨江灯带”“游客手植林”这样的景观多起来,让“梅钢工业艺术品”“红山生态有机肥”这样的“产品”多起来,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为“无废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描绘“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城市生态画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9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