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委常委、潘集区委书记宋立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次释放‘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区的潘集,将全面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潘集人民。”日前,市委常委、潘集区委书记宋立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宋立敏表示,潘集区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快建设国家绿色综合能源基地。立足淮南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主战场定位,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积极推动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全力服务保障平圩发电、淮河能源煤电、中安联合煤化等打造年产值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加快潘集电厂二期、平圩电厂四期等先进支撑性电源点建设,开工500千伏潘集变电站等重大能源项目,持续强化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利用采煤沉陷区、公共建筑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风电、光伏、储能、煤层气、电厂余热等绿色清洁能源及相关制造业,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及“多能互补”、绿色转型。截至目前,全区现有综合能源及相关规上企业30余家,2023年实现总产值400余亿元,十四五末全区电力总装机将达1200万千瓦左右,着力构建更加完备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围绕煤系固废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煤矸石陶粒系列新技术,推动曾经污染环境的“头疼事”变为循环经济的“香饽饽”,着力打造百亿规模循环经济,促进能源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潘集区立足自身深化改革举措,化解阻碍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极大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2023年全区GDP首次突破300亿大关,达到304.6亿元,GDP总量排名在全省104个县区由2020年第68位上升至2023年第60位,在全省季度赛马考核中连续5个季度实现争先进位。”宋立敏告诉记者,潘集区将坚持以改革的态度打造最优发展环境。正视差距、直面问题、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推动开发区、采煤沉陷区、房地产等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以更大力度创新实施沉陷区房券安置,推动房地产项目复活平稳健康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及债务金融领域风险化解,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组建错位发展互为支撑的地方发展平台,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注入活力。以提升项目发展承载能力为抓手,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包装制造产业园、潘东新城智造园、循环经济及大宗商品物流园等“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培育壮大新能源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主导产业作为潘集未来发展重要增长极,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抢抓汤渔湖退堤,S63、S10两条高速,淮河大桥,淮南港综合枢纽建设等重大项目实施机遇,进一步完善公铁水联运交通网,加快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物流大环境。
宋立敏说,潘集区要以改革的举措保障民生惠及百姓。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发展,盘活搬迁安置节余用地,建设小微园区,引导群众向城区、乡镇驻地和美丽乡村集中、就近就业。持续深化市级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嫁接成效,统筹整合资源、激发内生动力,把更多好学校、好医院建在群众家门口。淮南新材料产业学院在淮南联合大学潘集分校挂牌成立,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潘集分院(市五院)完成整体托管,淮南市中医院医联体潘集分院(泥河镇卫生院)揭牌,推动教育资源提档升级、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全区教育、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用好全省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政策,坚持“公建民营转型一批、公建公营提升一批”的改革思路,对全区农村敬老院进行整合,推动敬老院与卫生院医养合作,持续提升农村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坚持“场所便利化、人员就近化”的建设思路,盘活村级闲置设施、用好村民富余房屋,探索试行积分制,通过“邻里帮、邻里助、邻里访”等方式开展互助养老,打造“党群连心、政策暖心、老人开心、子女安心”方便可及的区域性失能照护中心、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真正让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 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