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一体化发展第二个五年,长三角再出发
6月6日上午,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温州举行。
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长三角这片发展热土不断演绎着新的精彩。
如今的长三角,迎来更重的任务、更高的期待——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进入一体化发展第二个五年,再出发,长三角准备好了吗?
从跨区域协同到强强联合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论坛内外,嘉宾们谈论最多的话题,非新质生产力莫属。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大国竞争博弈的主赛场,长三角作为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被寄予厚望。大家期待着,长三角能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科技创新的突破上打头阵。
论坛上,首批12个长三角跨区域创新联合体成立,打开了大家的无限想象。这意味着,长三角的科技创新,也迈入了跨区域协同时代。
据了解,首批联合体由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以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牵引联合组建成立,今后将协同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如今,科技创新领域的跨区域协同,正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火热实践。
西湖实验室是本次成立的长三角肺癌新药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去年,由西湖实验室李旭、周强、黄晶牵头申报的重大创新项目《基于功能蛋白质组学及AI药物设计的肺癌新靶点发现与创新药物研发》获批执行。联合体成员单位里包括上海市胸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高维医药(杭州)有限公司,他们将参与联合攻关。
“西湖实验室正在打造‘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创业孵育+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范式。”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组织内部优势力量、联合外部特色高校及专科医院、依托孵化创新企业加速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的模式,能实现产学研医一体化驱动,探索加速源头创新到成果应用转化的新机制。
事实证明,跨区域的强强联合,可以加速成果转化。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该项目团队就取得重大突破,项目开发的相关靶向药物预期明年进入临床阶段,有望为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从这个角度看,长三角实力强劲,基础优越——集聚了全国约30%的高新技术企业,25家世界500强企业,一群细分产业赛道的隐形冠军……
高起点意味着高要求。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就对长三角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提出了他心目中的两个核心标准:一是要代表国家硬科技,在最核心的关键领域为中国在全球赢得一席之地;二是要在原始创新上,成为代表中国企业家发出来的创新最强音。
对标世界级、瞄准高水平,催生发展新动能,正成为不少企业的自我要求。
作为长三角超高洁净不锈钢材料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久立集团董事长章宇旭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实现半导体高精密设备用高洁净及超高洁净不锈钢管材国产化,并将这一产业链牢牢稳固在国内,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长三角来说尤甚。交流中,也有企业表示,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依靠自身力量搞科创,并非易事。如何帮助企业穿越科创周期?
“需要耐心资本。”浙江赛智伯乐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同时也是长三角企业家联盟的成员之一。公司董事长陈斌说,这几年,他们围绕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发力,通过市场化机制投资、培养、孵化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企业。
在他看来,新质生产力最难的是从0到1,即如何把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成为产业创新,“长三角科技、人才高度集聚,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据点,可以通过耐心资本助力长三角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从“硬联通”到“软联通”
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
交通互联互通,是区域一体化的显影。五年来,长三角高速铁路里程已突破7000公里;大会前夕,“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官宣;今年首次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实事项目,包括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等。
“轨道上的长三角”越来越便捷,一体化推进也正越走越深。“除了设施的‘硬联通’,服务的‘软联通’正在不断加速。”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基础设施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祝诗蓓说。
比如长三角地区累计开通省际毗邻公交线路超百条,上海、苏州、嘉兴等地已实现“一码通行”;湖州目前正研究制定《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机遇 全面接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行动方案(2024—2026年)》,通过实施人才共育、科技共策等六大工程,聚力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
畅行无阻的背后,不只是设施互联,更需要一体化制度机制的贯通。在高层论坛上,三省一市签署“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合作框架协议”,正是当下机制突破的新探索。
不过,交通一体化发展还有不少难点。“比如多条跨省市铁路正在开工建设,但运营服务模式、标准、规范、票价和清算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祝诗蓓说,以联合成立公司为契机,可以加快推进一体化运营的“软联通”,实现“一票”“无感”通行,提升长三角出行体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第二个五年,各领域都已步入“深水区”,再进一步,需要啃“硬骨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直言,三省一市在交通一体化、打通“断头路”、污染联防共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等“有为政府”方面,成效较为显著,但在强化市场化机制、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等“有效市场”方面,仍存在难点堵点。
“如果‘硬联通’水平提高了,‘软联通’上不去,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就难以提升,市场潜力就难以释放。”王一鸣说。
在他看来,制约长三角一体化最为突出的是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不完善不协调,特别是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领域,必须从制度规则入手提升一体化水平,“把基础打深了、筑牢了。”
论坛上签约的一个项目,就是致力于推动长三角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长三角市场监管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战略合作协议。
而在要素流通机制方面,以人才为例,这些年长三角已在国内职业资格和职称方面进行互认,但部分专业资格和国际职业资格尚未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不利于人才的跨域流动和柔性使用。三省一市此次共签“推动长三角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就是要持续推进长三角人才政策协同创新,搭建互通共享人才服务平台。
进入第二个五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
基础设施领域,在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电力等传统基建之余,加快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推进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准建设、统一各类基础设施的网络标准和技术接口。
生态环境领域,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规划、土地、项目建设的跨区域协同和有机衔接,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公共服务领域,构建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居民异地享受公共服务并便捷结算。建立教育合作发展机制,推进社会保险一地办理、促进异地养老,完善文化互惠互相机制。
……
“长三角地区提高制度和规制的统一性、标准的一致性、管理的协同性,进一步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王一鸣表示。
从一体化到国家战略交汇点
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
开放,是长三角区域的最大优势之一。当天论坛上,来自沪苏浙皖的17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
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一直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
2023年11月30日,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新成立的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做的正是提升工作——为区域内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国际化、便利化、高水平的综合服务支撑,助推长三角区域“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作为促进会发起单位之一,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副主席、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表示,“走出去”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很多机会,也有不少风险挑战。一些企业在应对、处置这些风险挑战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探索出新模式,通过促进会这一平台实现经验共享交流,能为更多企业“走出去”提供借鉴。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有助于长三角企业乘势“出海”。
以正泰集团为例,这些年他们一方面积极布局长三角,一方面积极融入全球市场、深入推进国际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目前在140多个国家开展了产品市场营销与物流配送、制造工厂布局与光伏电站投资开发、EPC电力工程建设与运维服务,企业发展实现新的飞跃。
“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关键在企业和项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分析,沪苏浙皖的民营经济活跃,民企是“走出去”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对参与“一带一路”共建的国家法律政策不熟悉、对地缘政治竞争预估不足,或是企业合规意识欠缺、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等,让他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挫折。
在何建华看来,长三角地区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一方面需要长三角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合的出海策略,为当地带去就业机会、带去新技术,助力长三角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另一方面,也需要各地政府带头落实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
温州,正是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样本——温州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建有国家级境外经贸园区数量最多的地级市,38万温州人活跃其中。
“我们正纵深推进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提速打造近洋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温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温州正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优势,近年来重点建设港口、机场和“三综一联一进”国家级开放平台,以温州港面向东南亚的航运通道为例,总计开通近洋航线15条,大大增强对东南亚的贸易能力。
此外,针对企业“走出去”遇到的不同问题,温州还成立“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帮助企业应对外部复杂国际形势变化,加快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战略节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