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记者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带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启动编制。本次规划将是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努力把江淮运河两岸沿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景画廊、生态绿廊和经济走廊。
积极开发水陆空等新型业态
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带是贯穿全省南北的重要文化旅游发展带,工程沿线旅游资源富集、人文历史厚重。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带发展规划纲要则将以水脉、文脉为经络,推动景区景点串点成线,形成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打造为彰显徽风皖韵的高品质目的地。
本次规划纲要将是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带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统筹相关资源和公共服务配置、编制各类专项旅游规划的总依据,工程沿线各市县在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时,均应参考本规划。
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一期长度 587 公里,二期长度 595 公里,涉及沿线所在县级行政单元,包括合肥、安庆、铜陵等 11 个市 53 个县(市、区)。本次初步拟定规划聚焦工程沿线两侧5公里,结合《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生态保护与旅游总体规划纲要》明确的旅游协作圈进行局部扩展,规划范围暂定约 6000平方公里。
通过新规划,促进安徽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合工程沿线实际,策划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开发水陆空等新型业态,增加产品种类,丰富产品层次。提出沿线文旅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包括管理体制、产业政策、 配套设施、生态防护等, 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提升旅游发展质量。
水利文化和农耕文明等结合
记者了解到,本次规划纲要编制将立足全省沿线资源、市场、战略优势,依据安徽省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提升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旅游产品供给,形成比较完善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
重点是挖掘引江济淮的文化价值,划分资源开发优先次序;分析旅游市场格局,预测客源市场及规模,明确市场定位和开发内容。结合沿线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文旅产业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特色小城镇、展示水利文化和农耕文明等结合起来,提出发展战略及路径。
在确保工程调水功能、保障输水水质的前提下,统筹考虑沿线文旅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工程的线性串联和综合展示功能,构建轴带驱动、区域联动的“大文旅”发展格局。
整合工程沿线文旅资源,以“大保护,中规划,点开发”为原则,构建旅游产品开发体系,设计主题旅游产品线路。突出沿线文旅发展的差异化、特色化,识别沿线文旅发展的重要段落,提出“一段一景”的文旅发展定位;谋划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提出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策略。
研究景区、特色产业小镇、美丽乡村等核心片区策划,明确其特色定位、规模及运营模式, 加快谋划推进一批牵引力强、显示度高的重大项目,建立项目库。推动产业融合,努力把工程沿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风景画廊、生态绿廊和经济走廊。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