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新年第一会导向鲜明
制造“丝滑南京”
你看见过什么样的南京?
一座由代码、自动化生产线、机械手、无人车、3D视觉驱动的、鲜有人想象的“丝滑南京”,正切切实实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生活。
全球知名研究与咨询公司Gartner预计,到2030年,80%的人类将每天与智能机器人互动。
上汽大通南京灯塔工厂,280道造车工序,最快8小时造出一辆整车;客户从下单定制到研发、生产,最快21天就能提车;实现定制和现货混合生产,每2分钟便能下线一辆定制新车。
在光伏电池片工厂,埃斯顿的机器人12秒上料一块,耗时不到人工的1/3,其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持续位列国产第一。
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加速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我国制造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这两年全球安装的新型工业机器人,我国占了一半以上。南京是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产业高地,集聚了1500多家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近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从生产到销售,从市场到研发,需求无缝链接,成本持续压缩,研发投入高升,无数企业坚韧打拼,助推制造走向“丝滑”般的顺畅。
产业变革智造兴起
2025年1月2日,南京新年第一会,主题是“科技大会暨产业科技创新工作推进”,与以往科技创新大会不同,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排排上台领奖,传递出今年第一会鲜明导向,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智能制造是重中之重。我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已达30%,2024年前11个月,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8.5%。2023年,我国安装了27.63万台工业机器人,比美、日、韩、德安装总量的3倍还要多。
比制造业,南京和苏州、深圳不是一个队列;论服务业,南京离北京、上海、广州尚有差距。但看制造服务业,考察为制造业赋能的工具,鲜有城市能和南京相提并论。
在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南京已布局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板块,集聚了埃斯顿、汇川、科远智慧、亿嘉和、极智嘉等一批知名企业,加上南京是软件名城,拥有七八十万名软件工程师和百万高校学子,无论是科研还是应用、人才储备还是企业集聚,南京智能制造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发展生态。
2024年11月,工信部发布“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公示,10座城市入选,其中包括江苏的南京和苏州。
自2019年5G规模商用以来,我国5G工业应用已从生产外围辅助环节逐步深入到生产核心控制环节,“5G+工业互联网”项目呈规模化发展态势。
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南京跑在前列。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4.38万个,每万人5G基站达46个、全省第一。建成5G行业虚拟专网306个、工业独立专网超10个,4个园区入选江苏省首批“万兆园区”,智算规模超9000P,均居全省第一。在已经接入万兆网络的江宁开发区,信号时延只有千兆光网的1/10,网络可靠性达到99.9999%,在这样的网络上,“智造”运转不会因信号“卡顿”。
就在南京新年第一会会场,南京宣布通信信息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全面竣工。在100%网络负载、途经13个省市、1.3万公里距离、1万条确定性业务的情况下,CENI实现零丢包、时延抖动小于20微秒。CENI的诞生,为中国制造带来无穷想象空间。
1月2日,工信部公示我国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公示名单,南京5家企业入选,分别是南京钢铁、中电科十四所、康尼机电、国电南瑞控制、扬子石化。2024年10月,工信部宣布按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评为卓越级智能工厂后可再申报领航级,南京5家列入公示的卓越级智能工厂代表我国智能制造的领先水平。
同时,南京又是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按计划到2026年,南京要基本完成650家工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为智能装备、解决方案、数字化产线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产业变革大浪潮中搏击着南京上千家智造企业。
无数“卡顿”造就顺滑制造
“下午还要赶到外地,洽谈多功能无人车项目合作。”1月3日下午,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萃智造”)董事长骆敏舟刚接待完一批来自法国、美国的客商,便马不停蹄推动另一个项目。他说国内外两个市场都在发力,机器人赛道竞争激烈,不敢有丝毫懈怠。这几年业务虽持续增长,但骆敏舟并不轻松。
在制造业中,焊接技术应用广泛,焊接机器人正逐渐成为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角色。
焊接机器人是集萃智造的拳头产品。在一楼车间的不同区域,各种焊接机器人在进行最后的出厂试验。技术人员介绍,一名经验丰富的电焊工,至少要有五六年的工作经验,但是使用集萃智造的焊接机器人,一名普通工人即便没有编程和机器人使用经验,学一遍就能轻松上手。碰上复杂的焊接场景,工人利用焊接工艺包,输入相关数据,比如板材厚度、焊丝直径、焊缝类型等,工艺包自动算出焊接电流、电压等相关焊接操作的指标,而过去,这是只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工人才能具备的技能。
机器臂相当于人的“手”,工艺包相当于老师傅的“脑”,再加上3D视觉,焊接机器人就像有了“眼睛”,可以自动寻找焊点,自动焊接。
在钢结构、船舶、汽车等传统焊接应用行业,焊接工作环境复杂,对焊接设备的灵活性要求很高。在这种情况下,集萃智造便携式焊接小车,即焊接机器人和无人车的集成设备,就胜任这种复杂作业环境。集萃焊接机器人可以四处移动,寻找焊点,自主作业。
从事机械臂研制的机构很多,从事无人车项目的企业也很多,但同时专攻这两大产品类别的机构,全国仅集萃智造一家。
机械臂加无人车,集萃智造的焊接机器人成为市场上的热门选择。
同样是机械臂加无人车,集萃智造的无人咖啡机“火”到了海外。数十台智能咖啡机近日就要发往西班牙等地。集萃智造在全球首创“智送一体咖啡工作站”。这种机械臂采用了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重复定位精度达0.03毫米,可精准执行接杯、放杯、抬臂、夹取、拉花、清洗等高级技术工序。只需轻触屏幕,可选择卡布奇诺、拿铁、玛奇朵、美式或冰咖啡,也可选择不同浓度、甜度、温度,还能100%复刻人工拉花技艺。
智送一体咖啡工作站有多个自动化模块,实现“自助点单、自动取杯、自动取冰、自动打奶泡、自动清洗奶缸”等程序,加上有无人车配合,顾客无需移步即可享受无人车送货到身边的精准服务。
无论是焊接机器人,还是咖啡工作站,它们丝滑地作业,印证了那句“你必须非常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2016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面向全球遴选一流领军人才,43岁的骆敏舟辞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的职务,揭榜应聘成为江苏产研院“项目经理”。经过近十年持续研发,不知遭遇多少创业路的“卡顿”,如今集萃拥有6个型号的协作机器人、9款室内无人车以及多款复合机器人,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处于行业最前列,还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丝滑的两大秘密
2024年12月20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举办,在展会现场,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协作机器人成为展会主角,而这些主角大多出自中国厂家,数十年来一直雄踞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四大家族,它们的展品,在这些功能丰富、款式多样的协作机器人面前,显得单调而保守。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24年11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每1万名员工配备470个机器人,机器人密度在全球排名第三(前两名是韩国、新加坡),较2019年增长了两倍多。我国的制造业总量占据全球近1/3,存在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了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集萃智造和用户的互动,揭示了中国机器人高歌猛进的秘密。一言以蔽之,就是以梯度的研发、销售及时面对真实需求。埃斯动力科技副总经理丁盼介绍,埃斯动力一头连着广大的企业,大到大型钢构厂,小到只有几个人的小型钣金厂,企业面广量大,需求千变万化;一头连着集萃智造的核心部件和科研实力。这种合作网络,将一线真实需求及时传递到集萃智造以及类似高校院所,在这种网络里,科研不需要转化,只需要“听话”,听用户的“话”,这是科研赋能制造的捷径。
南京释放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出台政策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专业化中试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市场需求和研发无缝对接。
经历过市场锤炼的集萃深知,只有产品实现市场化,才是创新。1月3日下午,集萃智造市场推广部部长芦玲玲展示了公司的两名外籍员工正在TikTok上直播卖货的实时画面。“公司有多个海外代理商,我们要直接面对市场。”芦玲玲说。
竞争激烈,行业“内卷”,大浪淘金般地一轮轮淘选出在性能、价格上胜出的企业。从2020年以来,机器人营收年复合增速达30%,全国机器人生产相关企业有2.7万多家,已建机器人产业园超过70个。“我们是这样‘卷’出来的,不怕竞争。”芦玲玲说。
软件成为制造业领袖
“我希望蒸汽动力能够进行各种数学运算。”200年前的发明家查尔斯·巴比杰这样说。
今天遍布制造业的机器人,有“大脑”,还有“小脑”。机器人的核心是算法,软件才是制造业领袖。
2024年9月,10万千瓦光热储能玉门“光热+”示范项目并网发电,意味着国内首个“光热储能+光伏+风电”项目全容量投产。科远智慧是国内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领先者,为该项目提供NT6000 DCS智能控制系统、DEH、ETS和信息管控一体化平台,以全流程的自动化运行及一体化管控,保障项目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在南京钢铁集团,工人巡检戴上配有“眼镜”的智能安全帽,按照眼前虚拟屏的指令操作。在南钢智慧运营中心,超大屏幕上显示着每条生产线的实时状况,42万个点位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在这里被进行毫秒级对接分析,“超级大脑”不会放过每一个小问题。
金恒信息科技自主设计的这个智慧运营中心,让南钢具有一套“数字孪生生产线”,金恒信息通过工业软件为多家企业再造数字工厂,省外多地的企业用上来自南京的“超级大脑”。
2024年6月,南京举办软件大会暨工业软件供需大会,发布支持工业软件发展的专项政策,国睿信维、翼辉信息牵头组建“南京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国睿信维“REACH睿知”工业软件自主产品,广泛应用于C919大飞机、运载火箭、高端雷达等重大装备研制。翼辉历经16年研发的大型实时工业操作系统SylixOS,实现工业领域操作系统内核完全自主。
南京市拥有工业软件重点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138家,这些企业开发的软件广泛用于电力能源、电子信息、钢铁等领域。
工业软件,制造业发展的命门,但我国工业软件在全球份额不到7个百分点。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30%多的占比形成巨大反差。去年南京出台政策支持工业软件发展,启动“宁开云”自主可控软件开发工具公共平台、南京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关键软件基金俱乐部等多项重大软件平台,以软件名城的硬实力助推“中国制造”丝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