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构建“镇村布局规划+片区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的乡村规划体系。
一是统筹谋划布局。黄花塘片区以乡村振兴百里红飘带串联四大单元,通过“15公里廊道+114公里环线”带动村庄发展;运南片区打造“一廊三单元”,推动大运河百里画廊与美丽家园、农文旅深度融合;白马湖片区构建“一心一廊、一环一带、四单元”,彰显江淮地区水乡特色。
二是强化村庄设计。探索完善规划师下乡服务机制,开展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链条”服务,将镇村干部想法、群众建议与村庄设计和项目编排相融合,确保村庄规划设计可落地、群众广泛认可。截至3月底,全市已实现3个省级片区内45个培育村“一村一师”。
三是科学编制项目。科学划定规划发展类村庄、一般类村庄和拆迁撤并类村庄,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和项目编制。今年以来,全市3个省级片区共编排项目88个、总投资6.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占比超过70%。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