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承孝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成效,统筹推进林业重点工作,强化风险防控,实现林业治理效能全面提高。日前,我市发布2025年1号总林长令。
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当前,我市森林防火形势严峻,各级林长要树牢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和物候特征,按照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机制要求,强化监测预警,严格火源管控,视情发布禁火令,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各县市区要逐级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紧盯重点区域和重点路口、重点人群,加强宣传警示教育。严格应急值守,强化应急准备,刚性落实“有火必报、报扑同步”信息报告和扑火指挥“十个严禁”、扑火安全“十个必须”要求,切实做到火警早发布、火险早发现、火情早处置,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森林火灾,确保清明前后和春季森林防灭火形势稳定。
全面推进“绿美江淮”行动。当前植树造林正当时,各地要结合“绿美江淮”行动,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注重森林质量提升。坚持规划引领,融合山河湖自然资源,科学划定造林区域,推进“绿美江淮”示范点、绿美村庄、绿美城市、绿美校园、绿美景区等十大行动增绿固效,完成人工造林0.81万亩,推进10个绿美村庄、3个绿美乡镇、7个口袋公园,26公里绿道,97个绿美学校顺利实施。
强化古树名木保护。首部国家级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法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于3月15日正式施行。全市各级林长要充分认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巡林和督导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健全古树名木保护制度体系,要准确掌握古树名木资源的分布及保护情况。要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的指导和监督,落实日常管护措施。要合理发挥古树名木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古树名木资源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加强捕鸟网排查整治工作,通过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结合“爱鸟周”系列活动强化宣传,推动公众理解、支持和参与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野猪泛滥地区,要科学制定野猪种群调控年度计划,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猎捕调控。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各级林长应针对辖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找准产业链缺口,加大林业项目“双招双引”力度。以乡村级林长为主导,摸清家底,实现林业经营主体应统尽统,以市县级林长为主导,建立重点林业龙头企业储备库。以“林长三联系”工作为契机,做好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上的问题,推进我市特色经济林、木竹资源综合利用、木本油料、森林康养旅游等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