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政务服务,南京再出新举措。2月27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并解读《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实施计划》明确,2025—2027年我市将在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管理、创新“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模式、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智能好办、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机制等4个方面重点突破。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是通过企业群众的体验促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新举措。根据《实施计划》,我市结合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诉求以及部门内部可以协同的事项,提出包括商品房预售许可、食品销售、医疗机构开办等3年内明确可以推进的4个特色“一件事”。这些都将纳入南京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让企业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最新信息,办事更方便。同时,对南京市“一件事”清单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增加新的清单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为企为民服务质效,我市正在积极推进企业出海、跨境电商、科技成果转化等一批和南京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频“一件事”。
在创新“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模式方面,《实施计划》围绕“一件事”落地见效,推动线上“一网”、线下“一门”、12345“一线应答”全面部署、有机融合,提升工作整体实效。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南京旗舰店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实现办事申请“一次提交”、办理结果“多端获取”;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窗,提供“一件事”办事场景业务咨询、申报辅导、帮办引导、沟通协调等服务;将“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事场景、办事指南纳入12345热线知识库,高效受理相关咨询、投诉、求助、建议等诉求。此外,将围绕企业发展这“一件大事”,发挥“宁企通”平台作用,推进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建设“我的南京”企业版;抓紧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增添“企业自己的会客厅”,打造2000平方米的线下政企、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新空间;推进园区“政务港”成为“企业身边的小管家”,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园区内可办、即办、好办,不断拓展政策推送、金融服务、人才安居等增值服务内容。
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智能好办过程中,《实施计划》提出,将积极拥抱数字化和人工智能,重点推进数据赋能政务服务,提升“一件事”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将进一步统筹全市数据直达系统和数据直达专区建设,打通数据直达通道,完善数据共享服务体系,深化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高效有序共享,为进一步拓展地方创新的“一件事”场景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将强化公共服务支撑,推动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拓展电子证照、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等应用功能,推动资源融通,提升工作质效。将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智能处置水平,实现智能辅助填报、办理进度及时提醒、疑问办件在线问答等功能优化。加快“一企一档”共享主题库建设,推进企业基本信息、高频申报信息和电子证照等“免提交”办理。
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机制分工明确。按照《实施计划》,市数据局主要发挥统筹作用,协调跨部门业务协同和跨层级数据共享,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和便利化的制度设计;事项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从具体“一件事”全流程进行梳理,做好业务、技术力量配备,细化工作方案、确保“一件事”切切实实符合企业群众实际需求;各区、开发区处在一线,直接面向企业群众,要更多地从服务入手,了解企业需要、回应企业期盼,真正发挥“管家”作用,让企业真正感受到“一件事”改革带来的便利和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