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检测市民送检的当日蔬菜
筑牢食品安全关,要从源头抓起。从超市到菜市场,从追溯码到检测室,越来越多和食品品质有关的“新场景”不断出现。
3月20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位于政务区的合家福超市天鹅湖店,在二楼生鲜区,记者看到,打包好的蔬菜依次陈列。在它们的上方悬挂着一个个小小的电子屏,上面不仅显示每种菜的价格,还附上一个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这颗蔬菜的“前世今生”便一目了然。不仅能看到产地拍摄图、采摘日期、产地等基本信息,更细化到种植、配送、超市三个环节的详细配送资料。
随时可以深入菜品肌理的农残检测也可以让市民朋友吃下一颗“定心丸”。
在九华山路菜市场,有一处特别的“实验室”,每天早上7点开始营业,实验对象是菜市场随机抽取的15到20种菜品,包括蔬菜、生禽、水产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每天在开市前对15种菜品进行固定检测,市民朋友若有需求也能“随送随检”。
早在2012年,合肥作为试点城市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已建成了1个市级管理平台和屠宰、批发、配送、超市、菜市场、团体消费6个追溯子系统,实现了全品类蔬菜和猪肉的批零追溯管理。
合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在产品追溯建设过程中,继续总结经验,创出合肥标准。“我们会总结编制包括首站赋码、智能周转筐、追溯码编码规则等8项标准,同时将继续扩大品种,力争实现更多品类的闭环追溯。”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文/摄 实习生 李彦仪 余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