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鸠兹科创湾将给芜湖带来什么?

  江城芜湖创新气质日益鲜明。2024年,芜湖市在全国创新型城市排名中位列第22,较2023年再进4位。

  2025年,芜湖更是聚焦省域副中心目标定位,全力推进“六个之城”建设,其中“创新之城”位于首位。

  今年3月底,芜湖市印发《“芜湖鸠兹科创湾”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把“鸠兹科创湾”打造成为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更是彰显芜湖加速产业创新发展的雄心。

  立足优势

  加快构建科创大平台

  下好创新先手棋。科创名声在外的合肥,依托中国科大等大学大院大所,走出“科创+产业”的路子。

  而芜湖,则是立足本地制造业基础和产业创新上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奇瑞等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走出“产业+科创”的路子。2024年,芜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突破8500亿元、增长15.5%,营收利润率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2%,均居全省前列。

  如何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更深度融合?“鸠兹科创湾”建设是一个旗帜性抓手。

  芜湖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洁表示,2024年,芜湖GDP首破5000亿元,其中,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4.28%,居安徽首位。从产业发展看,需要沿着“产业+科创”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再深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鸠兹科创湾”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开发、市场运作、资源整合、共享共赢的“五合一”创新模式开发建设。从江北的湾谷科技园、智算经济产业园到芜湖南站科技园,从城北的凤鸣研创中心到城东的梦溪科创走廊等,目前,精心布局了18个创新园区,总面积约595万平方米。

  曹洁说:“目前,18个园区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比如数字经济产业园聚焦软件和数字服务业;梦溪科创走廊聚焦智能汽车与机器人具身智能未来产业。总体上,园区的定位都是根据芜湖市十大战新产业而来。”

  从园区的功能定位看,科创湾的建设也是芜湖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步。

  对创新创业者来说,“不出园区,就能办成所有事”的愿景,随着园区的建成也将成为现实。园区内规划了人才公寓、国际酒店、文体中心等配套设施,未来,科创湾将是满足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生产、生活为一体的“专业化、生活化、生态化”的产业集聚区,将打造更具黏性的创新生态。

  目前,“鸠兹科创湾”已有智算经济产业园、湾谷科技园等10个园区投入运营,8个园区已开工建设,入驻科技型企业近300家。

  靶向招商

  打造政策和服务“高地”

  2025年,芜湖提出将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计划招引1000家科技企业。如何引来高质量高成长性的项目“填满”鸠兹科创湾各园区?

  科创湾实施“一园一策”。在芜湖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招商作战图上,软件和数字服务业被标注为“主攻方向”,智能传感器设计、算力和数据服务以及软件开发作为细分赛道。2023年底,作为该园区的投资运营方,芜湖投控集团引入专业运营机构对园区进行靶向招商,精准对接北京中关村、长三角等地产业转移需求,目前已签约36家企业,其中24家在芜湖注册。

  “招商不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精准匹配产业链缺口。”芜湖投控集团总经理王孝伟介绍,依托全市2417家规上工业企业形成的需求池,数字经济产业园构建起“需求扫描—缺口分析—精准嫁接”的招商体系。

  芜湖市制造业根基深厚,90%以上的企业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庞大的应用场景更易吸引相关企业的落户。总部位于海南的某数字服务企业便是如此。

  企业负责人江略告诉记者,选择落地数字经济产业园,既是看中当地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上的市场前景,也看中了园区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发展环境。当地布局建设的算力资源也是吸引企业落地的重要因素。

  “此外,政策优势和园区的服务能力也是企业看中的,贴心的服务更能助力企业快速发展。”江略说。

  在为企服务上,鸠兹科创湾再“加码”。建立“专班统筹+载体联动+市场协同”服务架构,在各个园区开设“线上智服+线下驿站”双轨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从审批到投产等贯穿企业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四链融合

  激活创新生态的“化学反应”

  《方案》中提到,要将鸠兹科创湾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四链”融合试验区。

  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培养更多与产业发展适配的人才,芜湖积极发挥高等研究院作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产学研合作对接,支持产业链领军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以项目为牵引、以实战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支持国内外高校校友携优秀成果来芜创新创业,推动有转化价值的科技成果在“科创湾”转移转化。

  科创湾的“化学反应”还体现在资本运作上。“我们对落地并符合芜湖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优先进行股权投资和战略跟投。”王孝伟介绍。芜湖投控集团相继设立了5只政府性投资母基金,通过阶段参股方式构建起总规模约900亿元的投资基金群,涵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专项并购等全周期资本配置矩阵。

  鸠兹科创湾组建专项母基金,并鼓励园区自行组建市场化自主可控的基金,为园区内企业招引赋能。同时采取“股权投资+信贷”模式以投代补,既解决早期项目融资难题,又为成长期企业注入扩张动能,形成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资金闭环。

  过去一年,芜湖以“鸠兹科创湾”建设为旗帜性抓手,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和园区生态集聚式创新协同发展。以奇瑞、埃夫特等龙头企业为牵引,科创湾布局“开阳实验室”、启智机器人实验室等硬科技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在产业链上成功转化。这种“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让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一座城市能否突破资源禀赋限制,关键在于构建“需求—供给—生态”的循环系统。以产业链缺口为支点,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撬动创新裂变,芜湖正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在鸠兹科创湾深度融合,打造主体高效协同、要素集聚融通、“政产学研金服用”互融互促的创新生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0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