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风雅汇

“柏林爱乐在上海”首场交响音乐会带来久违的德奥之声

  王羽佳两度返场,格鲁克的《旋律》从她指尖流出,琴声如诉;鼓点起落,弓弦交错,一曲《波莱罗》舞至狂欢——昨夜雨水不断,但上海大剧院座无虚席,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乐迷沉浸于柏林爱乐乐团奏出的明亮饱满、色彩丰富的乐声。由乐团首席指挥兼艺术总监基里尔·别特连科执棒,乐团的120位顶尖乐手联袂钢琴演奏家王羽佳,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项目“柏林爱乐在上海”的首场交响音乐会,不仅让本土乐迷如愿在家门口看到天后级演奏家和天团“合体”,更是把乐团2023—2024乐季收官之作的“柏林森林音乐会”完整地在上海复刻,这一夜,音乐抵消了柏林森林剧场和上海大剧院相隔的物理距离。

  正如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所说:“柏林爱乐的这次巡演中,中国仅有上海一站,为了这场古典音乐的盛事,上海大剧院紧急调整了演出季档期,一切都是值得的。柏林爱乐的这次上海之行,乐团的选曲之多元丰富、演出场次之密集,在任何其它城市是不可想象的。相信今晚和之后的更多的夜晚,会成为上海乐迷难以磨灭的古典乐现场记忆。”

  此次柏林爱乐在26日、27日、29日和30日带来四场交响乐演出。乐团正式亮相前,上海音乐学院陶辛教授敏锐地注意到,“原样复制”柏林森林音乐会的第一场曲目,俄罗斯和法国作品贯穿全场,对这支老牌德国乐团来说,存在风格反差,非常难得。他认为,乐团的指挥棒在德奥派大师卡拉扬之后,经由意大利指挥家阿巴多和英国指挥家西蒙·拉特传递,如今传到俄罗斯指挥家别特连科手里,这种转变使得柏林爱乐越来越国际化了。上海音乐学院孙国忠教授在演出现场感慨,别特连科正处在指挥的黄金年龄,乐团演奏《荒山之夜》时,能感受到指挥带来的清晰辨识度。《荒山之夜》取材于果戈理小说《圣约翰之夜》,描绘荒山中的群魔从午夜狂欢到破晓,直到被教堂钟声驱散。别特连科执棒柏林爱乐的演奏,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这支曲子的后半部分,教堂钟声响过,乐声宛如晨曦降临剧场,克制的抒情覆盖了之前夜晚的狂乱,一曲《荒山之夜》终了,长久回旋的是黎明的低唱。

  上半场的高潮在王羽佳和乐队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一钢琴协奏曲》后,又接连返场加演《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和格鲁克的《旋律》,后者原本是歌剧《奥菲欧与尤里狄克》中的乐曲,由斯甘巴蒂改编成钢琴曲。接连三首曲目,《普罗科菲耶夫第一钢琴协奏曲》年轻激进,同一个作曲家的《第七钢琴奏鸣曲》以演奏技巧难度著称,《旋律》婉转哀怨的风格迥异于前两者,王羽佳的演奏恰似“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孙国忠笑说,上海爱乐者这次一定对王羽佳一骑绝尘的技艺水准有了新的感受。事实上,这一场许多观众是冲着王羽佳来的。她的乐迷中,年纪大的已经75岁,“听古典乐超过60年,这有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听她的现场。”有乐迷带着自家外婆,奔着《荒山之夜》和《波莱罗》来,散场时外婆对王羽佳赞不绝口:“她真是个天才的大宝贝!”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更是不掩崇拜:“她对细节的处理超级打动我。”

  下半场堪称拉威尔专场,集合作曲家最有特色的代表作《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达芙妮与克罗伊》第二组曲和《波莱罗》。孙国忠认为,拉威尔的作品优雅细腻,配器精彩绝伦,音乐的色彩和层次感极为丰富,这些都是非常考验乐团能力的,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柏林爱乐的德国性格是强势的,乐团的演奏给这些法国气质的作品注入些德国脾性。钢琴演奏家宋思衡因为旅法求学的经历,对拉威尔的作品有很深的情结,他直率地指出,柏林爱乐的处理显得工整有余而少了些层层叠叠的稠密度,但,“这纯粹是审美方面的不同见解。事实上,我认为这支古典乐的领军乐团用今晚的演出为行业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这个博眼球的时代,柏林爱乐不搞花哨的阐释和解构,指挥和乐手们勤勤恳恳地把古典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这体现了一种职业的尊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9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