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

首页>地方频道>丽水>要闻

云和:童话梦想照进现实

云和,这座被赋予了“童话山城”美誉的地方,以其独特的“一城一湖一梯田”空间布局,展现出一幅幅交相辉映的绝美图景。古老梯田上,云雾缭绕,让人流连忘返;峰峦叠翠间,城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那仙宫秘境,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一幅幅灵动的山水景致,尽显“和合之美”的深邃意境。

曾经,云和发展受制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环境。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云和人民以“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为指引,历经二十余载不懈的实践与探索,走出一条山区新型城镇化道路。近年来,云和致力于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使得这个地域上的“小县”越加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城”。


写好“强城”篇

黄昏时分,云和县城的车流自北向南涌动。当车辆缓缓驶近云北智创中心,一幅城市风光映入眼帘:夕阳如金,小镇客厅在阳光下巍然矗立,前方是绿意盎然的广场,欧式建筑的尖顶与绿水青山、蓝天交相辉映,勾勒出城市的天际线。

这宛如“童话”般的景致,仅仅是云和书写“强城”篇章的一个精彩片段。深入探究云和的“强城”战略,其核心在于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背后则是对产业、城市、人口与乡村四位一体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作为资源相对匮乏的山区小县,云和深知,唯有通过拓展“城”的空间,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集聚,进而推动快速发展。因此,云和将县城作为县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用好“跨山统筹”金钥匙,不断推进城乡空间重构与行政区划优化,逐步形成了资源向城区中心汇聚、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组团发展新格局。县城规划面积也从最初的8.8平方公里扩展至如今的22平方公里。

在推进城镇功能建设的过程中,云和秉持“全域5A”理念,以5A级景区为龙头,精心布局“一城一湖一梯田”的空间结构,通过实施“木玩童话小镇5A级景区标准建设”“云和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以及“云和梯田5A级景区打造”三大工程,做精梯田山水、做活湖水生态、做美城市童话。去年,在全速迈向“全域5A”的过程中,云和出台文旅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释放梯田5A景区效应,培育滑雪场等新文旅产品;落地总投资30亿元的那云和湖全域旅游项目,提速建设云曼康养度假区、童话云和示范街区,并创成省4A级景区城,获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十佳县,一个点上出彩、线上成景、全域美丽的大花园格局正加快形成。

在构建宜居发展空间的同时,云和以人为本,将产业发展视为“强城”的根本驱动力。近年来,云和始终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为产业集聚的核心平台,实现了下山农民的充分就业和园区能级的显著提升。

目前,云和工业园区已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形成了木制玩具、阀门、轴承等产业集群,带动了4万余名农民进城就业创业。特别是木玩特色产业,产品总量占全国市场的66%、全球市场的40%,畅销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此外,云和还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让新兴产业持续出新。比如去年引进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蔚复来、落地医疗器械产业加速器项目挺进大健康“新蓝海”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居全市前列。


谱好“兴村”曲

梨庄村,白墙黑瓦的民居与挂满硕果的雪梨树相映成趣,勾勒出“世外梨园”的迷人景致,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新岭村,荷花争艳,果树繁茂,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推动着“近郊休闲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赤石村,啤酒烧烤与悠扬音乐交织,乡村夜经济热闹非凡,成为欢聚的热门之地……这一幕幕各具特色的乡村风光,正是云和乡村画卷的生动写照,也是“千万工程”实践的鲜活例证。如今,它们共同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公园乡村”。

去年5月,云和全面吹响了公园乡村建设的号角。云和深入调研县域内的山水资源与村落布局,绘制出公园乡村建设的“全县一张图”,集中优势资源,精心打造一批样板村与风景线。同时,引进中国美院创意团队的智慧,为各村“量身定制”发展规划,蹄疾步稳推进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真正实现把乡村建在公园上。

当然,“宜美宜忆、宜居宜养”只是公园乡村的一个切面,“宜业宜富、宜智宜治”则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其发展追求,最终是为构建一个公园式乡村发展共同体。为此,云和从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村庄发展、运营管理四个维度出发,在全市率先招募乡村“CEO”激活乡村运营“一池春水”,自去年以来,已招募“共富合伙人”团队17个,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推动乡村从单一美景向多元经济价值的转变。但经济价值的跃升,必须依托于产业的蓬勃振兴。对此,云和有着清晰的认识:唯有产业的兴旺,方能铸就乡村的真正繁荣。

云和雪梨是云和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在雪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云和还与浙江大学合作设立雪梨产业联合研究中心,研发推出雪梨啤酒、气泡饮等精深加工产品,将一颗鲜果逐步发展成为一条强县富民的雪梨全产业链。梨庄村作为云和雪梨的主产区之一,还以梨为媒介将乡村划分为三大业态区块,打造“世外梨园”。如今,梨元素遍布乡村,以雪梨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公共服务等乡村新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赤石乡位于云和湖畔,靠水吃水的赤石人将有机鱼做成了一个富民产业。如今,乘着公园乡村建设的东风,这里的渔业有了新的打开方式。赤石村建成并运营首家云和湖有机鱼旗舰店,带动打造云和湖有机鱼“养殖、认养、捕捞、烹饪、文旅”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双源村的“一湾渔”数字化共富渔场集休闲钓位、绿色网箱、生态步道于一体,促进渔旅深度融合……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云和乡村正化身为山清水秀的“绿矿”、欣欣向荣的“金矿”、令人向往的“宝矿”。


走好“融合”路

随着“小县大城”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有效应对进城农民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遇到的难题,云和探索推进“街乡共治”试点工作,建立以流入地街道党工委、流出地乡镇党委为核心的“街乡共治”党建联建机制,实行城区街道办事处和山区乡镇政府服务共治的模式。

在大坪社区,云和设立了首个“街乡共治”服务中心,由崇头镇、雾溪畲族乡等流出地乡镇选派干部入驻,与街道、社区共同商讨社区治理事项,为进城农民提供便捷服务。这一模式打破了以往户籍管理的局限,使群众能够就近在街道、社区内“一站式”办理社会事务,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这是云和扎实有序高质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的缩影。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云和深知,不仅要让农民“搬得出”,更要让他们“过得好”。因此,云和将“城乡融合”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以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为突破口,持续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三大差距。

为了走好“融合”之路,云和在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规划和布局。在教育方面,云和开工建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公寓、梅源中学校舍提升改造等项目,投入使用小徐幼儿园,使得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云和的教育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去年首次获得省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A等评价,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在医疗领域,云和同样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通过实施县域医疗振兴六大行动,县医疗健康集团降本增效管理提质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的投入使用以及急救中心综合评分排名全省前列等成果,都彰显了云和在医疗领域的不断探索和进步。

除教育和医疗领域外,云和还注重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通过纵深推进八大领域源头治理以及建设应急消防管理站、专职消防队等措施,云和生产安全事故数、交通亡人事故数“双下降”,三起成功避险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街乡共治”“云善护苗”等工作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实现平安建设 “十九连冠”,相关经验亮相全省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大会。


“小县大城”,最美云和。迈向打造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的新征程,云和将推动全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和优质公共服务理念贯彻始终,让云和大地尽展“城乡交相辉映、致民聚货而各得其所”的幸福画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9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