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

首页>地方频道>亳州

亳州市残联组织开展爱耳日义诊科普宣教活动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当日,亳州市残联联合亳州市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普及耳部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爱耳护耳意识。

活动现场,来自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专家们为市民提供了免费耳部检查和咨询服务,耐心解答大家关于耳部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等方面的问题,并发放了爱耳护耳宣传资料。市残联工作人员向市民详细讲解了人工耳蜗植入救助、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惠残政策,并现场为有需求的听障人士进行登记。

“耳朵是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日常生活中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多会对听力带来损失。”活动现场,义诊医生介绍,除了先天性听力障碍外,目前造成听力损失的因素主要包括噪音、长时间戴耳机、精神压力过大、药物影响等,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科学用耳,避免因外部刺激给耳朵带来损伤。

此外,听觉损伤、耳道感染、慢性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听力损失。医生介绍,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耳鸣的出现,很多耳鸣是耳聋的早期预警,尤其在夜深人静时,若耳内持续或间断出现蝉鸣声、电流声,同时伴有听力下降、耳胀等不适时,应立即就医筛查。出现突发性耳聋后的72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期,搁置得越久,恢复的可能性越小、后期治疗难度越大,甚至还将面临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后果。

活动中,市区两级残联还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对残疾人比较关心的法律法规、惠残政策及辅具政策等设置了专门的咨询台。工作人员耐心宣讲政策内容,认真答疑解惑,让大家对相关政策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

“亳州市听力残疾共有9834人,今年人工耳蜗已纳入国家集采项目,原先做人工耳蜗需30多万元,纳入集采项目后,仅需5万元左右,另外,医保还可以再报销一部分,可以给听力障碍人士带来更多优惠。”亳州市残联综合科科长李云介绍。

据了解,3月3日,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我省执行,赋予了“全国爱耳日”不一样的意义。这一政策落地,为更多听障人士重获新“声”带来了曙光。

人工耳蜗是解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医用耗材,特别是对于先天神经性耳聋的幼儿,植入人工耳蜗能有效解决因聋致哑问题,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生活、更好融入社会。此次集采聚焦“稳预期、稳临床、优供给”多重目标,临床常用内外资主流品牌基本中选,保证临床稳定使用,包括奥地利美迪乐医疗、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上海力声特、浙江诺尔康5家企业,产品供应丰富多元。此次集采中,除了临床常用产品外,还有能够支持高场强(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中选,植入后,患者可以接受高场强核磁共振检查。此外,佩戴更便利的一体式言语处理器(外机)中选,满足了患者不同应用需求。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听力障碍的预防和康复工作,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2024年亳州市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项目省任务数1332人,其中涡阳县273人、蒙城县348人、利辛县343人、谯城区(亳州高新区)368人。2024年各县区实际完成转介安置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孤独症等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为2096人,完成任务的157.36%。

2024年儿童辅助器具补贴人数62人,2024年实际完成253人,完成任务的408.06%。

市残联按照补贴方式适配人工耳蜗和助听器,手术和适配费用经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再由各县区残联按比例补贴,极大缩短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适配时间,减轻了听障儿童家庭负担,满足听障儿童及家长的自主选择权。2024年亳州市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手术补贴救助20人,助听器适配和外机补贴救助65人。

下一步,亳州市残联将继续普及听力健康知识,做好人工耳蜗康复救助等政策宣传,引导公众增强听力健康意识,增强全社会的爱耳护耳意识,完善听力残疾人筛查诊断康复体系和保障政策,营造关心关爱听力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听力残疾人的生活水平。(锦文 莹莹 显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6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