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在近日召开的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推进会上,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编制的《江苏省地区制造业创新指数评价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南京地区以89.38的高分位居全省第一,成为全省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领跑者。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活动活跃、创新成果丰富、创新应用集中、创新溢出效应强的领域。《报告》参考借鉴国家创新指数、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等方法,在多次征求省有关部门、行业专家以及设区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地区制造业创新指数评价体系。据介绍,江苏省地区制造业创新指数以13个设区市为评估对象,从创新基础、创新主体、创新产出、创新环境4个维度,围绕“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11个二级指标,对各地区制造业创新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指标评价得分,4个维度中南京地区有3个维度指数得分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创新基础维度指数得分17.60,位居第一;创新主体维度指数得分26.8,位居第一;创新产出维度指数得分24.98,位居第八;创新环境维度指数得分20.00,位居第一。
近年来,南京始终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技术创新的承载能力、攻关能力、转化能力、成果推广能力、人才集聚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六大能力提升为内涵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支持企业加快研发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和推广、加大技术创新保障,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025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南京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3.9%,出台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2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评优秀、连续4年居全国首位,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50亿元。新增上市公司4家,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500家左右,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900家左右。此外,人才资源总量达415万人,同比增长8.9%,入选国家和省级重大人才工程人数保持全省第一,连续3年获评“最佳引才城市”,1名人才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4个团队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基于各地情况,《报告》还从分类施策、明确区域创新定位,做大做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基筑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多链融合、健全产业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制造业创新水平提升的相关建议。
市相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南京将紧紧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聚焦“4266”产业体系,持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六大能力,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技术创新能力迸发出强大的产业发展能力,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